ID: 3661081

川教版八下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111445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八下,7课,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2·1·c·n·j·y (2)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历史资料,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的视频等手段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联系“文革”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历史意义。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21*cnjy*com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2.“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与危害。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邓小平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文革十年,给中国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面对空前的混乱局面,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开始进行反思,开始大乱后的大治。党中央是怎样扭转当时局面的呢?又是怎样走向伟大的转折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伟人再复出影响大 真理大讨论思想新 十一届三中目标明 学生:齐读三个板块内容。 过渡:“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已经结束,但是“左”倾错误思想尚未彻底扭转。因此,当时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之中。是谁怎样打开新局面的?让我们进入板块一。 板块一:伟人再复出影响大 师:伟人再次复出打开了新局面,伟人指的是谁呢? 生:邓小平。 课件展示:小知识———等待和忍耐 1969年月10月,65岁的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监督劳动。冬去春来,邓小平回了北京。1973年3月29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约见了邓小平。这是自1966年9月以后,他们相隔了7年后的第一次会面。毛泽东问他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邓小平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等待”。 1973年,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华时,邓小平心情愉快地陪他游览了桂林山水。6年后,特鲁多再次来华访问,他探究似地问邓小平重返政坛的秘诀是什么,邓小平的回答是:“忍耐。” ———摘自《小平您好》 师:邓小平这是凭借等待和忍耐,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再次复出。 (一)邓小平的再次复出 师:邓小平是在什么情况下再次复出的呢? 1.背景: 生:(1)粉碎“四人帮”;(2)强烈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1976年4月5日,四五运动); (3)“两个凡是”指导方针的提出。 师:“两个凡是”指导方针是怎样提出的呢? 课件展示图片:华国锋的图片,见第7张PPT。 教师补充:华国锋:国务院总理,文革结束后,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师:“两个凡是”指导方针的性质和危害什么呢? 教师补充:它的实质:文革“左”倾错误的继续,反对实事求是,反对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危 害:阻碍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和大量冤案的彻底平反。 师:邓小平再次复出的时间是哪一年? 时间: 生: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师:邓小平复出的标志是什么? 3.标志: 生: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 师:恢复了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