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63106

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讲)(解析版)

日期:2024-05-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21471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6-2017,发展,形成,地域,农业,第三章
    【核心突破】 【核心要点1】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归纳总结】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型案例 改造或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气候  不同的光、热、水分条件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和复种制度  我国东部季风区发展种植业,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畜牧业。作物熟制: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南方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我国的糖料作物: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甜菜  玻璃温室,改善作物生长的热量因素,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进行调节 水源  降水不足或不稳定的情况下要考虑灌溉水源,发展灌溉农业  位于干旱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利用黄河水灌溉,成为“塞上江南”;新疆的绿洲农业  吐鲁番盆地利用坎儿井引水发展灌溉农业 地形  各种地形由于水热条件及坡度不同,农业的生产方式不同  平原宜发展耕作业,且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沿等高线修筑梯田,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江南丘陵的立体农业 土壤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土壤肥力高低、酸碱度、质地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世界各大洲的温带草原和肥沃的冲积平原,多半是农业发达的地方;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丘陵地区的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  人工培育形成耕作土壤,如黑垆土、水稻土 (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型案例 改造或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市场  决定生产类型和规模  工矿区、城市周围发展乳畜业和园艺业;“订单”农业  城市周围的农民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交通运输  方便快捷的交通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显著  园艺业产品和牛奶、肉、蛋等易变质腐烂,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  交通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影响的地域范围扩展 政策  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  我国宏观调控下的农业结构调整及区域化农业基地的建设  退耕还林,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对农产品进行补贴,促进农业发展;推进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消费状况  影响农产品的种类和农业的生产类型  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居民喜食米饭,欧洲人爱吃牛羊肉和乳制品  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劳动力 需要的劳动力数量:种植业大于畜牧业,经济作物生产大于粮食作物生产,水稻生产大于小麦生产  亚洲的水稻种植精耕细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少、素质高  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价格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技术装备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助于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技术  涉及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橡胶生产北界的北移,温室农业,以色列的滴灌技术  培育良种,提高产量,扩大农作物种植范围;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 耕作制度及方式  是落实农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  我国北方的玉米和大豆间作、冬小麦和玉米套种等  间作、套种、增加作物熟制等,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环境因素 化肥、农药的使用影响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市场销量,也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兴起  将农业生产布局在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地区 2.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并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 【方法技巧】 1.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 首先,综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