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69335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205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解析,试卷,历史,文综,考试,摸底
  • cover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经常出现任用出身低下的人为高官的现象,如齐之管仲、秦之百里奚、楚之孙叔敖、吴起等等。这一现象在本质上 A. 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 为官僚政治出现奠定基础 C.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诉求 D. 导致血缘政治的逐渐瓦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出身贵贱不再成为选官用官的唯一标准,这就是官僚政治出现的前兆,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这种现象与经济无关,所以排除A、C选项。D选项错在材料只提到了官僚政治,没有说血缘政治的情况,因此排除D选项。 2.东汉时,南方有些地方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朝时期,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政府由此也很重视牛耕,一再下令禁止杀牛。这反映了 A. 古代政府重视农业的传统 B. 政府政策影响民间风俗变化 C. 魏晋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政府政策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东汉时期牛耕还没有完全普及,但是到了两晋牛耕得到完全的推广,这就是农业水平提高的表现。政府禁止杀牛,表现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中说是由于牛耕的推广才使得政府重视牛耕;C选项材料未提及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D选项错误,本题强调的是农业不是商品经济。 3.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材料信息说明 A.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理学与佛道学说无关 C. 理学有较强的理性主义 D. 理学有唯心主义色彩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理学家的观点认为人应该注重现实生活而不应该考虑生前身后事,这是典型的理性主义的体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无法体现理学的影响力;B选项错误,理学只是摒弃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其他方面也有所借鉴和吸收;D选项错误,理学主张唯物主义,不是唯心主义。 点睛:解答有关哲学类的问题,我们要明确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在各个流派的核心观点上。如本题中提到的理学,关键核心就是理性这一点,由此就可以知道理学是唯物的,而且是强调现实世界的,由此就可以排除很多干扰项,找出正确答案。 4.汉代董仲舒将日食等自然界的灾异现象与君主的作为联系起来,君主也常以罪己方式来应对灾异。到了清代,出现日食时则要求官员到礼部集合,长跪至日食结束,否则被皇帝训斥。这反映出 A. “天人感应”的意图被曲解 B. 皇帝推卸政治责任 C. “敬天”传统受统治者重视 D.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介绍了日食现象发生在汉代和清代时皇帝的不同态度。汉代时,君主要以此罪己,而清代则是要大臣来承担这个责任。这种不同的态度表现出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天人感应”的现象就是将上天与皇帝联系在一起,上天发生异常说明皇帝做错了事,因此需要罪己;B选项只反映出清朝的现象,不符合汉朝的情形;C选项没有体现出两个朝代的不同点。 5.魏源做史书《圣武记》,该书以记载清朝盛世武功为主要内容,但并非歌功颂德之作,而是明确表达出希望清统治者效法祖先以实现“五官强,五兵昌,四夷来王”局面的思想。这体现了 A. 经世致用、以史为鉴的思想 B.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 统治者传统的华夷观念 D. 清王朝面临严重的危机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魏源的这本书目的是希望清统治者效法祖先以实现“五官强,五兵昌,四夷来王”局面,这是受到了明清时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