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70279

第10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53329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0课,宋元,时期,都市生活,文化,课件
    《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元都市生活的大概风貌,知道宋元社会的瓦子、勾栏等文化娱乐活动和节日风俗方面的情况。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2)通过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宋词、元曲的文学成就。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宋元精神文化生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创造性地改进精神文化生活的能力。 (2)对优秀宋词、元曲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增强对元代戏剧艺术的了解。21*cnjy*com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宋元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如李清照和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及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情结等。 【教学重点】 1. 宋元都市生活的大概风貌。 2. 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和元杂剧。 【教学难点】 1. 宋元社会的瓦子、勾栏等文化娱乐活动。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提问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宋元都市生活、宋词及元曲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唐都长安街道布局齐整,成棋盘状。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店铺营业时间有严格限制。见第2张PPT。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过渡:到了宋代,都市、商业又是怎样的呢?第十课给我们解开了谜底。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个板块:宋元的都市生活 宋词 元曲 第一篇章:宋元的都市生活 师:北宋开封与唐都长安相比有什么不同?见第6张PPT。 师生互动: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店铺营业时间有限制。 北宋住宅区(坊)、商业区(市)的界限被打破,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瓦子出现的原因?见第7张PPT。 学生回答:瓦子的产生,是宋代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 课件展示: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是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教师点评学生的讲述。见第8张PPT。 师:瓦子里有哪些方面的活动?见第9张PPT。 学生回答: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踢球、卖饮食、药材,卖古玩、 字画剃头、相面、算卦。 课件展示:说书、踢球、算卦、木偶戏的场面。见第10张PPT。 过渡:宋元人还有哪些节日呢? 师生互动:学生分组回答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情感寓意是什么?见第11张PPT。 师: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见第12张PPT。 学生回答: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2.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苏轼 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 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师:我国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见第13张PPT。2-1-c-n-j-y 学生讨论:端午节。 第二篇章:宋词 课件展示:宋词:又称“长短句”: 1、概况: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便于表达感情,并可配乐演唱。见第15张PPT。【来源:21cnj*y.co*m】 2、代表人物: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柳永。 课件展示:苏轼。见第16张PPT。 词风:豪迈奔放 代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