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 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能够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根据课本列举出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体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采用分组学习、学生备课讲课的方法,提高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一定的资料分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学习体育健儿为国争光、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说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科教文体事业中采取的重要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就。 难点:学习使用准确、规范、简练的语言,讲述史实、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勤奋钻研、严谨治学、努力拼搏等优秀品质。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板书设计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1、袁隆平和“东方魔稻” 2、“八六三计划”和高新技术的发展 3、抓住信息化机遇,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科教兴国战略 2、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3、发展高等教育 三、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 1、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2、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开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0世纪后半叶,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你知道我国是怎样应对和迎接挑战的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体育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繁荣发展的景象,你想了解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教学过程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1、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断加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各国机遇和挑战并存。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成果卓著。 2、袁隆平和“东方魔稻” 文革时期,仍然有一些科学工作者顶着巨大的压力,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潜心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袁隆平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文革期间,在他的带领下,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促使我国水稻生产取得了大幅度的增产。这是中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的一项重要成果,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辉煌”之一,袁隆平也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八六三计划”和高新技术的发展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此后,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发展的经验时,还多次鲜明地强调这一论断。 “八六三计划”是党和国家根据科学家的提议而制定实施的计划,以其被提议的时间而命名。该计划旨在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新技术,加快高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技术的转化,以推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十多年来,共取得研究成果120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540多项,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硕果累累。 4、抓住信息化机遇,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70年代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兴起,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西方国家在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