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82838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3720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第一,版含,Word,试题,历史
  • cover
2015级高二模块考试 历史 试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西周实行系统完整的宗法制度。依据当时的宗法制,下列对“士”这一阶层叙述正确的是 A.士是卿大夫的大宗 B.士以下不再有宗法制 C.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D.士一定与周王室同姓 2.下面文字内容节选自一则民间收藏的清代圣旨。该圣旨的撰拟机构应是( )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吏部 3.从宋朝开始,科举制度取士不问家世,科举考试成为淡化仕途与个人家族关系的一种制度。这表明宋代科举旨在 A.扩大统治基础 B.推动文化发展 C.排除世家子弟 D.提高选官标准 4.据载,长翅帽的发明者是宋太祖。有一次,在听取大臣奏章时,他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心里非常不痛快。之后,他传旨在官帽后两侧分别加上长翅(以后越来越长)。从此大臣上朝,只能面对面交谈了。这一改变有助于 A.增加决策透明度 B.提高议事效率C.缓和大臣间矛盾 D.加强专制皇权 5.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根本的社会变化”在政治上体现为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B.二府三司取代了前朝的三公九卿 C.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 D.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 6.《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之发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这次转型 A.摧毁了宗法观念 B.发展了分封制度 C.确立了专制政体 D.创立了科举制度 7.清朝政治的特色,就是对规矩和习惯的依赖。日常的国家事务,往往依靠《会典》与则例来办。即使皇帝本人,一般也要顾及规矩的规定,不肯随便突破藩篱。这种政治上的循规蹈矩 A.引起地方对抗中央 B.造成皇帝怠于政事 C.导致改革积弊困难 D.形成权臣专政局面 8.利玛窦(1583年进入中国,1610年在北京逝世)札记中写到:“(中国)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个国家都有丰富的出产。”其主要依据是当时中国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D.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9.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这折射出 A.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B.商品经济发展 C.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D.耕织日趋分离 10.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经营项目 数量 产量 收入(白银) 稻 30亩 90石 90两 桑 10亩 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 125两 家禽 58头 (略) 55两 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B.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D.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 11.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那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开始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2.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A.手工工厂普遍建立起来 B.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C.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 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13.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凤呈祥,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狮子笑”的口诀。但《大明律》中却规定:“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