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87860

3.1.1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543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3.1.1,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 cover
3.1.1一元一次方程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建立方程模型. 2.内容解析 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它的研究 推动了整个代数的发展.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本的方程,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后续内容的学习是基础。方程随着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列方程描述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解方程使问题中的未知数转化为确定的解,这种以方程为工具解决问题的思想即“方程思想”,它在本章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2)方程思想 二、目标与目标解析 1.目标 (1)了解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通过列方程的过程,体会由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从而体会方程思想。 (3)根据解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2.目标解析 目标(1)的标志是:能准确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用算术和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方程模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三、学生学情诊断 虽然学生在小学五年级已经学过简易方程,但是 对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相等关系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时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引领。前面第二章刚学过整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这对本章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四、教学策略分析 首先以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运用算术方法给出解 答。然后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在各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学生思维的层次性.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采取以下教学策略:策略1:在列方程的过程中,通过4个问题来分散列方程的教学难点. 策略2:由学生合作讨论根据方程的特征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本节课的难点:从列算式到列方程的思维习惯的转变. 五、教学过程 进场时循环播放有关方程发展史,配上轻音乐,体现有效课堂的“数学文化价值”。通过介绍新知识的文化背景,为学习有关概念进行铺垫。 (一)情景引入 问题: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 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 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问题1: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生活动:老师展示问题,学生列出算式后,学生讲解算式的得到过程。老师及时肯定或者规范过程,并说明算术方法理解比较困难,提出方程方法。 问题2:(1)这个问题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 (2)设哪个量为未知数? (3)设AB路程为千米,如何表示两车从A到B的时间? 路程(km) 速度(km/h) 时间(h) 客车 70 卡车 60 (4)你能在题目中找到两车行驶时间之间的相等关系吗?如何用式子表示这个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和老师一起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最后学生合作讨论(4)的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列出方程,并让学生展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问题3:什么叫做方程?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等式的特征,说出方程的定义.学生给出定义后,思考下面一个练习:下列式子哪个是方程( ) A. B. C. D. 设计意图:这是本章首次正式给出方程的定义,通过判断题巩固方程的概念. 问题4:通过刚才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请同学们思考: (1)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2)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最后教师规范语言,并展示结论. 设计意图:归纳得出分析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的方法. 例1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