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90722

2016-2017学年[京改版]九年级语文(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85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6-2017,学年,改版,九年级,语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cover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海子以及它的创作风格. (2)、熟读、最好能够背诵本首诗歌. 2、过程和方法: (1)掌握诗歌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习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2)、学会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创作风格,理解诗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感受诗人的诗歌追求,思考诗人的精神追求。正确看待诗人的生命选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析诗歌的方法,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2、教学难点:把握诗中诗人的复杂情感和思想,思考诗人的生命选择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当代诗坛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15岁考进北大,19岁进中国政法大学任教,25岁卧轨自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留下了200多万字作品。他是谁?他就是天才诗人———海子。 关于海子的诗歌你们了解多少,大家肯定都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话。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海子的这首《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二、介绍作者。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章描写的是一幅作者向往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里诗人描绘的“幸福”是指安宁的生活( “喂马,劈柴”),自由的生活(“周游世界”),平凡的 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开放而温暖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海”是核心意象。海子对大海既陌生(他出生、成长、读书、工作,都远离大海),又极有诱惑力(他有许多诗都写到大海)。 “大海”的意象,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意向:他很想走出封闭,走向大海,走向广袤的社会;他渴望人间的温暖,向往“春暖花开”的温柔之乡。“大海”寄托着诗人无限美好的遐想。我们根据王羲之“虽世殊时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虽然社会不同时势变化,但(对事物)产生感慨的原因(即在诗文中抒发的感情)是与作者的个人情趣一致的观点来分析,就不难明白作者为什么描绘这样在普通人看来极为平凡的生活图景。因为海子从小在贫穷而封闭安徽农村长大,白菜是他上中学时的佳肴,足够的粮食几乎是他上大学前常常做的美梦。收到北大录取通知曾经为走出封闭的环境兴奋得在井边大喊大叫。写作此诗时,仍然生活在封闭而贫穷之中,在凄凉而孤独中写作,但是不被人认同,连诗歌的发表都极不顺畅。所以,他时时刻刻憧憬平凡普通温馨自由的生活,这是一个农民孩子摆脱封闭而贫穷的强烈愿望最自然而真诚的流露。 第二章,“从明天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