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96895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三节9.3 物体的浮与沉 教案2

日期:2024-06-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218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九章,三节
  • cover
第三节 物体的沉与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 2、知道密度计、潜水艇、气球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浮沉现象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古人对浮沉条件的应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沉浮条件的应用及分析。 【教学难点】 沉浮条件的应用。 【教学准备】 小木块、乒乓球、小铁块、牙膏皮、密度计、潜水艇模型。 【教学方法】 演示法 、实验法、观察法和分析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演示实验 1:将小木块、乒乓球、小铁块浸没在水中,观察现象。 演示实验2:先将牙膏皮放入水中下沉,后将牙膏皮折成小盒子,漂浮在水面上。 利用多媒体展现各种浮沉现象。 师:对于这些现象,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师:请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盖子的小瓶、盛水的烧杯),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 请两组同学讲清实验的过程,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证据填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种情况中小瓶向什么方向运动?它受哪两个力的作用?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如何? 学生归纳小结: (多媒体展示)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1)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2)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3)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 迷你小实验:按教材第132页图7-29实验,将蜡块、橡皮、瓶塞、鸡蛋等放入杯中,观察它们分别位于哪一层液面上?你能说出原因吗?能用物质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物体的浮沉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多媒体展示)2、若物体是实心的,密度均匀且浸没在液体中,则: (1)物质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上浮; (2)物质的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 (3)物质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 (二)、沉浮条件的应用: 师:沉浮条件有哪些应用?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131-132页的内容。 1、密度计: 师:请同学们说说对密度计的了解? 演示实验:用密度计测水、盐水的密度。 师:密度计在液体中处于悬浮还是漂浮状态?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分析:F浮=G计 ρ液= F浮∕ɡV排= F浮∕gV浸 浸入液体中越深,排开的液体越多,液体的密度越小。 2、盐水选种: 师:在农业上要提高产量,选好饱满、结实的良种是非常重要的。盐水选种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地挑选种子的方法。如何利用盐水来选种子?请同学们说一说。 师:为什么干瘪、虫蛀的种子会上浮直至漂浮,而饱满的种子则会下沉?请同学们利用浮沉条件来分析。 3、潜水艇: 演示实验:利用潜水艇模型来演示潜水艇的上浮、下潜,或用课件展示潜水艇的上浮、下潜。 师:潜水艇如何实现上浮、下潜的?请同学们利用浮沉条件来分析。 学生归纳总结: 潜水艇的原理:依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潜的。 4、“孔明灯”和热气球: 利用浮力升空的,在气囊中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你煮过饺子吗?生饺下锅先沉入水底,煮熟后就上浮,凉了后又沉入水底,为什么? 2、一条船从河里进入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变化吗?船舷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 3、如何测定血液的密度? 〔新课小结〕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出来简单地总结一下。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1)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2)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3)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 2、若物体是实心的,密度均匀且浸没在液体中,则: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