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000

阅读 指导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21833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指导
    课件35张PPT。1 关于中考命题改革的几个问题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方关军2一、关于现代文阅读题的考查改革 (1)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为明天的学习型社会培养读书人口 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六大把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志之一。 3 读书人口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有浓厚的读书兴趣; 有良好的读书习惯; 有必备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培养读书能力 4《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5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事与愿违,与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大运动量的课外现代文语段阅读训练 这种方式以技术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为目的,课外阅读成了课外解题技术的操练 6两种阅读的比较:7 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回归本真,需要从改革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试方法做起 8我们的《考试说明》有没有错? 浙江省2008年《考试说明·语文》中关于现代文阅读能力考试目标的规定: 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理解)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提取)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 5.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 (质疑) 6.赏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 (鉴赏) 9考试题目有没有错?军 刀 赵 恺 1.读完这篇小说,你内心产生的最深感受是什么?请用两个成语(四字短语)或一句诗词(歌词)来表达这种感受。 (整体感受) 2.这篇小说中的“军刀”分别指武器和雕塑品,作品中的人物与“军刀”分别有哪些联系?请概括小说的有关内容,完成下表填空。 (梳理情节) 10 3.第三节中,画线部分属于 描写,用40个左右的文字补写出省略号处省略的内容。 (理解内容) 4.你最欣赏“宋哲元”或“侯万山”的哪一种品质?简要举例说明。 (人物评析) 5.从全文看,如果不写“我”和“雕塑家”的有关内容,小说的故事也完整,作者现在这样安排的意图有哪些?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艺术技巧分析) 11 1.《大师》一文感人至深。细读全文,文中哪些地方令你特别感动?说出三处,要求简要概括。(6分) 如:秋小峦含泪求鉴 2.文章含蓄凝练,值得玩味。请联系选文体味下列句子中带▲的词,并回答问题。(8分) ①“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黄云山“叹”什么? ②“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秋小峦为什么“恸哭”? 3.你认为题目中的“大师”指的是谁?结合文章说出你的理由。(6分) 4.评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请从情节结构、人物刻画、语言等方面选择一点进行评析。(6分) 大 师 聂鑫森 12 题目内容上都没有错,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是在应试教学如此严重的背景下,其客观导向却有问题。它忽略了阅读考查要有利于促使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与阅读习惯的导向功能。 13我们的设想与做法: 采用一种与学生课外阅读要求相同的形式来进行考查,突出试题的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结合考试目标,实行两头兼顾:一头兼顾考试目标的落实;一头兼顾阅读教学的导向。 一般出三道题,前两题侧重于局部的感知、理解(共10分),第三题以阅读为旨归的表述题(15分)。 14表述题题型: 一般为读后感、评论、赏析、改写、续写、缩写、扩写、变角写作片段。 15峭壁上的树 尤 铭 1.选文描写了峭壁上的一棵酸枣树,请说说这棵酸枣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尽可能说得全面一些) (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