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00649

21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课件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9508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课件
  • cover
课件27张PPT。“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苏教版 七年级下册21课 文 导 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杨利伟的出征意义非常,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作 者 简 介廖文根,江西樟树人,《人民日报》记者,主要负责科技新闻和中央重要时政新闻的报道工作。讲 授 新 课 新闻速写 新闻速写,一种扼要描写事情的情况,及时地向读者报道的新闻文体。它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更生动,又比通讯简略。文体知识朗 读 课 文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讲 授 新 课瞩( )目   浩瀚( ) 蕴( )含 苍穹( ) 一 读一读字音zhǔhànqióngyùn讲 授 新 课问鼎cāng( )穹 横空出shì( )二 写一写字形苍世讲 授 新 课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答案】主要写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的出征前的场面。 主要人物是杨利伟 。通读课文,讨论并思考:讲 授 新 课整体感知通读课文,讨论并思考:2、本文在记叙过程中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答案】三个场面: (1)人们送英雄出征. (2)杨利伟受命。 (3)杨利伟踏上征程。 讲 授 新 课句段分析1.第①、②两段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评价这次出征的?表 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答案】 第①段是从杨利伟的角度来说的,“英雄”一词表达了对杨利伟的赞颂和敬意。第②段是从我们的民族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件的,表明这次出征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表达了作者的热烈赞颂之情。讲 授 新 课句段分析2. 第四段倒数第二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 作用?【答案】排比。排比句有力地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的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而激动、高兴,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讲 授 新 课句段分析3.第⑧~⑩段主要运用了插叙,有何作用?【答案】插叙的内容既提供了读者渴望知道的相关信息,又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行文看,也使文章的节奏富于变化。 讲 授 新 课句段分析 阅读方法解密 插叙作用分析法。 插叙是记叙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插叙的作用主要有: 1.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 2.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主题更加突出; 3.使文章节奏富于变化。 讲 授 新 课句段分析4.第十段为什么要提到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的航天情况?【答案】交代了“神舟”五号飞船升空的国际航天背 景,概括了人类航天史所走过的主要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从侧面突出了“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对于中国的重大意义。讲 授 新 课句段分析5.杨利伟和总指挥的对话有何特点?【答案】干脆利落,斩钉截铁,刚劲有力,展现出一股一往无前、锐不可当的气势。讲 授 新 课 6.杨利伟为什么要深情地注视一眼五星红旗?【答案】这是一个战士在出征前向祖国行的注目 礼,他用自己的目光向伟大的祖国表达着决不让祖国失望,一定圆满完成任务的誓言,表达了杨利伟对祖国的热爱。讲 授 新 课 7.文章从不同的场景入手描写奥运会开幕盛况,有什么作用?【答案】这样安排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奥运会开幕的精彩场面,让读者对奥运会开幕式有更详细的了解。同时省略了中间的过渡环节,使得文章条理清晰,内容杂而不乱,能更好地展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讲 授 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