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02176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第五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导学案:18.陋室铭

日期:2024-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3次 大小:1287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西北,海市,合浦县,五中,学语,文版
  • cover
18.陋室铭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学法指导 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刘禹锡(772-843)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唐顺宗时。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这篇《陋室铭》是被他贬为地方官,在安徽和州刺史任上写的。 (2)“铭”:本文是一篇“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形式短小,语言简洁。修辞手法上多用比喻、对偶、排比,文句精美,句式整齐,讲究押韵,是典型的骈文。本文除末尾句外,其余各句都押韵,文中押韵的字(韵脚)是:名、灵、馨、青、丁、经、形、亭),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韵美。 (3)托物言志写法: “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借“陋室”扬“德馨”,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4)“赋、比、兴” 表现手法: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比喻。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如开头写山、水的诗句是 的手法,描述陋室环境及室内生活时用了 的手法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古今异义 ①惟吾德馨 古义: 今义:芳香 ②可以调素琴 古义: 今义:调整,调节 ③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 今义:丝绸和竹子 ④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今义:形状,样子 (2)词类活用 ①有仙则名 原意:名字,这里指 ②苔痕上阶绿 原意:方位名词,这里指 ③无丝竹之乱耳 原意:扰乱,这里指 ④无案牍之劳形 原意:劳累,这里指 (3)一词多义 可以调素琴 可以为师矣 可以调素琴 则素湍绿潭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3.翻译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为了强调宾语“何陋” ,用“之” 将其提到动词谓语“有” 之前。翻译时的语序应为“有何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这种句式称为倒装句———宾语前置。) 译为: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为: 4.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往来无白丁。( )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3)孔子云:“何陋之有?”( )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5.背诵课文后默写句子。 (1)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 _____。 (2)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下如文中所云“_____,_____。” (3)描写陋室环境清幽,草色翠绿的句子是:_____,_____。 (4)表现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 (5)表现作者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句子是:_____, _____。 6.文意理解:对原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 B.“调素琴,阅金经”,从反面说,是实写,表现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心情从容淡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正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及官场生活的厌恶。 C.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D.本文运用了大量较为整齐的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 合作探究 探究一:初读课文 1.将文章分成三层,并说明各层大意。 2.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陋室”? 探究二:细读课文 1.“调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