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02704

(2017春季版)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宋词和元曲【教学设计+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161192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素材,练习,同步,课件,教学设计,元曲
    (课件网) 什么是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吟唱。它出现于晚唐,到宋朝时发展到顶峰 宋朝的主要文学成就 ———宋词 苏 轼 (1037-1101年) 北宋著名词人,开创了豪放词风。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案,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词有何特点? 委婉含蓄,清新淡雅。 李清照 (1084-1151年) 两宋之际杰出的女词人。 辛弃疾 (1140-1207) 南宋著名词人,继承和发扬了苏轼的词风。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 破阵子 (南宋 · 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最突出的内容是什么?辛弃疾的词风与苏轼有何共同之处? 辛弃疾的词最突出的内容是什么?辛弃疾的词风与苏轼有何共同之处? 文學 去 方x 2 大学 方x 5呼 25 7A a三2 学 是否道同 保知海不而 文学 生君言的秋里 文学多 生名的秋里吹 生0天飞家度(课件网)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离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如梦令》一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写作背景:这是一首忆昔词。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意犹未尽。 这首《 如梦令》用寥寥数语表达了李清照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轻盈。 《如梦令》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写作背景:此词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写的是春夜里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作者预感到海棠花儿已谢。因此,清晨酒刚醒的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卷帘人”的粗心。“绿肥红瘦”一句,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剗(chǎ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写作背景: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写作背景: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合眼,作词数阙,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凤凰台上忆吹箫 》 香冷金猊(ní),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lián)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móu)。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写作背景:这是一首描写离愁别苦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