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浮力 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浮力》一课。位于学生认识了力的现象、重力、大气压力和弹力之后,该年级的学生基本具备进行简单实验,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该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知道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探究问题。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物体的浮与沉,以及感受浮力的存在。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在实验中知道“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认识了浮力后,与生活联系,寻找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整一个探究过程,学生是处于一个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充分体验科学课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享受探究的快乐,分享探究的成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浮力现象,即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叫做水的浮力。 (2)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对物体的沉浮提出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 (3)知道浮力在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4)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交流。 (2)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科学的丰富多彩。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好处。 教学重点:能用实验证明在水中浮着的、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实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课前准备: 1.分组实验 2.分组实验材料:水桶、木块、石头、乒乓球、绳子、钩码、弹簧秤等。 3.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装有水的水桶,水面浮着一个气排球。请同学们用手使劲地把气排球压进水里面,同时,请用心去感受手的感觉。请不要把水洒到地板上。开始。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3分钟) 师:请分享你们的感受。 生1:手被一股力顶着,有一种力往上推……(谢谢你们小组的分享) 生2:很费劲(力),很重(师:你能再详细地描述一下吗?生:像有东西压着我的手。师:那是什么东西呀?生:一股力……) 师:这个力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 生:向上 师:这是常见的力中的哪种力? 生:浮力。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水的浮力。(板书:浮力。课件同步出现) 二、实验1:物体的浮与沉 师:实验桌有乒乓球、石头、木头、钩码和塑料板,请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认真观察。开始。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1分钟) 师:通过实验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乒乓球、木头和塑料板是浮在水面,石头和钩码是沉下去的。(师:第小组观察得非常仔细,我们送给他们掌声) 师:乒乓球、木块和塑料板,为什么能像气排球一样浮在水面呢? 生:因为受到水的浮力 师:可得:在水中,上浮的物体会受到浮力(板书:在水中,上浮物体受到浮力) 三、实验2 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吗? 师:在水中,上浮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那下沉的物体,如石块、钩码,是否会受到水的浮力呢? 生:会;不会(师:认为“会”的同学请举手;认为“不会”的同学请举手) 师:真理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同学们要想办法验证你们的猜想。小提示:可用弹簧秤、石块、钩码等实验器材。开始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师巡视聆听。(5分钟) 师:你们想到了什么办法呢? 生1:把绑在一起的石块和木块放在水中,发现木块和石块浮在水面,因此石块受到浮力(师:请坐下,谢谢!虽然你们小组的办法欠缺科学性,但是你们小组能发散思维利用到木头。) 生2: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一下钩码或石块,然后再把钩码或者石块放在水中称量,如果钩码或者石块变轻了说明受到了水的浮力。(师: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