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08185

五下第18课 将相和(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727818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五下,18课,将相,课件,教案
    第十八课 将相和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读讲故事。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 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重点】 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优秀的人物 让今天的我们依然崇敬不已。你们知道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请简单介绍一下。 师: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 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 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改编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将相和》。 2. 板书课题《将相和》。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 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 到秦国的侵略。 师:课文中有哪些精彩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玉———壁、———召、若———诺、去———怯、巨———拒、者———诸。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赵”半包围结构。注意整个字的笔画。 “瑟”上下结构。注意第一个“王”最后一笔是“提”。 “荆”左右结构。注意左半部分的结构。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文中“将”、“相”分别指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将”指廉颇。 “相”指蔺相如。 主要写廉颇和蔺相如由 “和”到“不和”再“和好”的故事。 3. 课文是由几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的?你能给出小标题吗? 三个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4.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bì nuò qiè sè fǒu jù qīng zhū miǎn jīng 和氏璧 许诺 胆怯 鼓瑟 击缶 拒绝 上卿 诸位 渑池 负荆请罪 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词语理解: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抵御:抵挡,抵抗。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三、精读领悟 1.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 (第1-10段):完璧归赵。 第二部分(第11-15段):渑池之会。 第三部分(第16-18段):负荆请罪。 2.第一部分 (1)品读第1-10自然段,概括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秦王倚仗强势,要骗宝玉; 经过:蔺相如向赵王献策,并与秦王面对面斗争; 结果:蔺相如派人送宝玉回赵国。 (2)蔺相如说了哪几次话?这些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当时赵国没人敢出使秦国,蔺相如此时向赵王献策。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 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当秦王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