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学习目标: 1.简述新时期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并归纳其意义。 2.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以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等的学习,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 3.说出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表现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体会到教育发展为“科教兴国”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通过学习改革发展中教育的成就,增强对我国改革发展中教育成就的自豪感。 4.重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成就。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1.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1)义务教育 想一想:说说义务教育的实施过程及成果。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2)“科教兴国”战略 2.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原因有哪些 ①由于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还不具备普及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能力。 ②就教育自身发展而言,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对于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探究问题二】作为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大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特点是我们最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获得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摆脱落后的文化教育状态,采取措施,创立了人民教育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制定了多种法律,从不同角度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使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各地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 【探究问题三】我国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中要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依靠劳动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要靠教育来实现。由此,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谁抓住了教育,谁就抓住了在知识经济竞争中的制胜权。因此,20世纪党和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时,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课件网) 简述新时期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 教育法》的颁布,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并 归纳其意义。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 词以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等的学习,树立“科教兴国” 的意识。 .说出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表现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体 会到教育发展为“科教兴国”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分析“科 教兴国”战略的意义;通过学习改革发展中教育的成就,增强对我国 改革发展中教育成就的自豪感。 重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人民教育事 业发展的可喜成就。 1. 2. 3 4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1)义务教育 1. 想一想:说说义务教育的实施过程及成果。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