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25713

讽谏小议 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124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讽谏,小议,教案
  • cover
讽谏小议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了解作者及文章论点。 3、掌握议论文的有关文学常识。 二、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本课中的生字、生词,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运用历史实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 3、积累历史上能谏的大臣和善纳谏的君王的事例,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目标1、2 2、难点:目标2 四、评价任务: 1、展示预习成果 2、初读课文,把握文章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再读课文,通过探讨交流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 1、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经典的讽谏君王,使国家强盛的文章,表现出主人公高超的讽谏技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讽谏都能成功,这是因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在萧春雷的带领下的共同讨论一下讽谏的有关问题,学习《讽谏小议》这篇文章。 2、作者简介 萧春雷,男,作家,曾用笔名司空小月、十步等,福建泰宁人,1964年出生。写作诗歌、散文、小说、艺评及其他。著有诗集《时光之砂》,随笔集《文化生灵》、《我们住在皮肤里》,艺术评论集《猎色-国外后现代摄影30家》,以及文史论著或画册《阳光下的雕花门楼》、《风水林》、《嫁给大海的女人》、《烟路历程》、《房梁遗梦-福建经典古民居》、《保生大帝信仰史》、《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族春秋:宁化姓氏宗祠》等。 3、字词积累: 提防 dī 觊觎jì yú 排遣 qiǎn 谏诤jiàn 宫闱wéi 杀戮lù 佞臣nìng 骨鲠 gěng 三缄其口 jiān 虎视眈眈 dān 阿谀逢迎yú 株连九族 4、议论文知识简介 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定标自学 自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由于封建王权的绝对化,敢于直谏的人很少。(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明确:首先写了谏诤制度的由来;然后对谏进行解释,陈明谏的两面性;接下来论证谏诤可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要有明君;最后提出只有平等才有可能产生批评,分享真理。 ﹤三﹥合作探究 本文列举了哪些敢于直言进谏的直臣事例? 明确:晏婴责备齐景公,魏征直谏唐太宗,比干进谏商纣王,史鱼尸谏,海瑞备棺直谏 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举例论证使得论证过程更形象生动甚至有趣,对比论证能够突出诤谏惹至杀身之祸的一面,道理论证是对事例很好的理论提升,为证明中心论点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同时也是文章充满哲思,流溢智慧。 ﹤四﹥交流释疑 本单元课文中的齐王、鲁庄公对待诤谏的态度,是否和《讽谏小议》中的唐太宗一样? 明确:不完全一样。齐王、鲁庄公是闻言称善,言听计从,而唐太宗也有生气痛恨的时候。另外,鲁庄公只是在某件事情上纳谏,而唐太宗是把诤谏者看作是自己的“镜子”,认识较为深刻。 ﹤五﹥巩固拓展 你能用其他的历史事实说明或反驳《讽谏小议》中的观点吗? ﹤五﹥小结全文 本文是一篇分析中国古代诤谏制度的随笔。作者运用大量的事例告诉我们,在封 建社会,臣子不过是跟随皇帝的影子,和拥有无限权力的君王周旋,终究是危险的,真正的批评是不可能产生于主奴之间的,而且“没有平等,遍不能分享真理”。 ﹤六﹥作业布置 整理历史上能谏的大臣和善纳谏的君王的事例,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学生在理解上有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