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29395

广西南宁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扫描版,选择题带解析)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3262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广西,试题,解析,题带,选择,扫描
  • cover
广西南宁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扫描版,选择题带解析) 24.“家”是和谐的,温馨的。下面是关于该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出现这一演变的主要原因在于 A.汉字和书法艺术相伴而生 B.中国书法艺术的日臻完善 C.古代书写工具的发展变化 D.经济和文化等交流的需要 参考答案 D解析:图片中四个“家”字的写法演变体现 了汉字由繁到简、由抽象到具体实用的历程。汉字的简化是为了便于人们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众多领域的交流与信息传播,D项正确。A项阐述的是汉字与书法的关系,B项是对图片中文字发展趋向的说明,均与题意不符;书写工具的变化固然与汉字的演变相关,但并非是汉字由繁到简的原因,排除C项。 B解析:由“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可知,题 干材料强调景德镇制瓷业中民营较多,说明民营制瓷业发展迅速,出现繁荣景象,故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朝代制瓷业技术,不具有可比性,A 项错误;明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仍然实施抑商政策,C 项错误;明代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并非一定是商业中心,D 项错误。 C解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顺治帝时期对会试第 一名举人因所谓文章“悖戾经注”,将其除名,直接附带降考官的职务,这说明清政府加强对未来官员的思想控制,故答案为C项。A项本身不符合史实;B项是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科举制走向了没落;D项错在材料不是行政权的行使。 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调夷 之仇国以攻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可知,当时欧洲各国之间矛盾重重,魏源在了解他们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夷攻夷”的策略,这显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合理性,A项正确,B项错误;抵御外侮救国的根本之道是发展壮大自己,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C项错误;在当时条件下,大部分人还都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具有“超前性”,D项错误。故选A项。 C解析:由“中共中央代表团”“他们的意 图不是来支持毛泽东的运动,而是来改变他的非正统行为”可知,以王明为首的临时中央反对走毛泽东领导下的工农武装割据之路,故C项正确。毛泽东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并未执行共产国际的错误路线,A项错误;1931年11月的毛泽东并非处于位于上海的中共中央领导地位,据此可知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利益之争”,D项错误。 D解析:材料中“国民皆用国货,何惧 强邻无理”体现了国内对经济强国思想的倡导,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实业救国”,只是一种思想,是手段,而非奋斗目标,排除A项;材料虽强调民族工业品‘日见完美”,但不能体现已“赶超外货”,排除B 项;C项材料没有体现。 C解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妇女解放的 重点转入让妇女从事手工业和农业生产,一是突出经济独立对妇女解放的意义,二是反映了解决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困难的现实需要,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题意不符;B项侧重角度是结果,与材料的目的不符;D项材料本身无法体现。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首先判定20 世纪70年代是中国建交最多的十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直接推动了国际上与中国建交的热潮,C项符合题意;A是直接原因,与题意不符;70年代中国处于“文革”后期和“文革”刚刚结束,B项与史实不符;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有利于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 32.C 解析:据材料信息 可知,柏拉图所认为人的灵魂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是以“人”自身为中心的,所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从材料看不出柏拉图的观点是“最先”,A项排除;B项宗教神学观与材料不符;D项与材料观点相反,错误。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工 业革命前夕的英国,对北美殖民地有关产品的品种、规格、行销地区、工人人数都做了严格的限制,力图通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