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30916

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3583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
  • cover
市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B. 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 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 D. 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 2.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A.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 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 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3.佣书业是以社会上一个贫穷的、有文化的群体为主力军,受雇为政府、私人、书商、寺观等抄书,以此获取报酬的一种行业。它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六朝,至唐宋时期丧失存在的基础。该行业的命运说明 A. 政府政策影响文化行业发展 B. 技术进步影响行业兴衰 C. 经济发展引起低收入者失业 D. 文化氛围导致佣书业消亡 4.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5.据历史学家估算,战国时粟的亩产量大约将近今天的80市斤,西汉粟的亩产量时提高到93市斤,唐宋时,粮食一般亩产大约达到200多市斤,明清大约达到400多市斤。在古代中国,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粮食作物品种的增加 B. 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 C. 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 D. 农民的长期辛勤劳动 6.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这反映了当时 A. 南北方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B. 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限 C. 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 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 7.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这种局面带来的效果是 A. 维护了社会新秩序,倡导了个性解放 B. 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C. 各派势均力敌,社会得以安定 D. 实行法治,建立起理性社会 8.春秋时期,晋国任用楚国出奔者王孙启、析公、雍子、子灵等,借这些贵族的知识和才能,“以害楚国”。如城濮之战,王孙启“为先轸谋之,大败楚师”。出奔和“楚才晋用”现象表明当时 A. 政治观念开放,君臣关系尚未固化 B. 分封制瓦解,君权的“沉降” C. 贵族政治消亡,“尚贤”观念出现 D. 士阶层崛起,道德意识淡薄 9.“由于……只承认一家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并引起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傲慢,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船出现时中国陷入困境的一个原因。”下列说法中对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 抨击了焚书坑儒的负面影响 B. 儒家学说不适应近代工业文明的需要 C. 对正统思想持否定态度 D. 指出了儒学独尊对中国历史发展存在的负面影响 10.下图是19世纪末的时事漫画(每个动物代表不同国家,如熊喻指沙俄;鹰喻指美国……)。该图所示局势意味着 A. 列强已构建在华国际共管体系 B. 美国必将成为侵华的主导力量 C. 传播进化论思想具有现实需求 D. 维新思潮必将发展为政治运动 1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