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35538

二十五 毛泽东词二首 卜算子·咏梅 课件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28771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二十五,毛泽东,二首,算子,咏梅,课件
  • cover
课件31张PPT。毛泽东词二首苏教版 七年级下册25卜算子·咏梅课 文 导 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去花的海洋畅游吧!看一看,说一说。课 文 导 入 玫瑰课 文 导 入 水仙课 文 导 入 木棉课 文 导 入 杜鹃课 文 导 入 梨花课 文 导 入 桃花课 文 导 入 樱花课 文 导 入 梅花课 文 导 入 怎么样?上面的花你们都认识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吧!作 者 简 介 毛泽东 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同时他也是诗人和书法家。背 景 透 视 《卜算子·咏梅》于1961年创作。当时我国正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前苏联撤走专家,再加上连续三年的特大自然灾害,我国许多地方出现饥荒,饿死的人非常多。中国正面临内忧外患的状况,作为国家领袖的毛泽东此时以梅花为寄托写下此诗。品 析 课 文毛泽东笔迹品 析 课 文1.作者笔下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不畏严寒,傲然盛开。整体感知品 析 课 文2.作者是真的要写梅花吗?为什么?不是, 作者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对革命坚定的信念。整体感知品 析 课 文品析上阙品 析 课 文1 梅花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哪些词点明它的生活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寒冷恶劣的环境。 飞雪,悬崖,百丈冰。 通过描写环境的恶劣衬托出梅花的英勇顽强,坚贞不屈。 品 析 课 文2 为什么词的前面出现了一个序?它有什么作用?交代说明这首词是运用陆游的原题而作,但却不同于陆游的原词。品 析 课 文相同点:(1)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不同点:(1)形象不同。毛泽东词里的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陆游词中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2)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积极乐观,充满自信;陆游的词低沉孤高。3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咏梅,两首词在内容描写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品 析 课 文品析下阙品 析 课 文1“俏”字赏析。“俏”字不仅描绘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突显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象征了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品 析 课 文2 如何理解“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一句? 通常人们认为大部分花在春天开放,甚至杨花柳絮也不甘落后;可是梅花却不是如此,她开放于寒冷的冬天,等春天到来之际,她已经飘零了,这是梅花的特征。作者说梅花俏丽开放却不想争占春光,她只是想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作者在此处托物言志,表达革命者乐观坚强的品质和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心。品 析 课 文3“笑”字好在哪里?有哪几种含义?运用拟人手法,托物言志。 笑的含义: a 藐视困难的笑; b 苦尽甘来、面对胜利无比欣慰的笑; c 谦逊的笑; d 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品 析 课 文4 词的结尾,作者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咏梅,体现出作者积极乐观的精神。本 课 主 旨全词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绘,表现了梅花坚忍不拔,谦逊无私的精神,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寄托了作者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艺 术 特 色 1.语言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 “飞雪”“百丈冰”描绘了大雪纷飞、天地间了无生机的景象,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一花独放的傲然品性。艺 术 特 色2.采用多种表现手法 作者运用了衬托和托物言志的手法。用飞雪、百丈冰等严酷的生存环境,衬托出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盛开的精神气质。用山花烂漫的美丽来衬托梅花的乐观向上和高风亮节。拓 展 延 伸 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