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36923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版语文19《黔之驴》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4688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版,语文,黔之驴
  • cover
课件25张PPT。黔之驴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山西河东人,当时有人称他为“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检查字词黔qián--贵州 好hào 事者--喜欢多事 窥kuī--偷看 憖yìn憖然--小心谨慎 不胜shēng --禁不住 骇hài--害怕 遁dùn--逃走 噬shì--咬 狎xiá--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踉liáng--跳跃[黔无驴,有好事者 船载以入。]黔地没有驴子,有一位爱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到黔地。船,用船,名词作状语. “以”,连词,相当于“而”串译[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下。“放之”后省介词“于”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成神物。以为神,“以之为神”的省写[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老虎)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状态, 相当于“……的样子”。“莫相 知”即“莫知之” 小结第一段意写黔驴的来历及老虎初见驴子时恐惧茫然的情景[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有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什么恐惧。[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好象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往来:来来往往地。者:表示揣度的语气。异:特殊本领[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老虎)渐渐地听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在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始终不敢扑击(驴子)。 益:逐渐[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荡:碰撞。 倚:靠近。冲:冲击 冒:冒犯 不胜:禁不住 蹄:用蹄子踢的意思(名作动)(老虎)渐渐又靠近(驴子)一些,态度更为随便,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它一下。驴子禁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技:本领,止:只不过。而:罢了[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于是老虎一下跳跃过去,大声怒吼,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走了。跳踉:跳跃。 喊:怒吼小结第二段意写虎识驴.吃驴的过程问题研讨课文对驴进行哪些描写? 体态:庞然大物. 声音:鸣 动作:蹄(踢)分析驴的形象特点 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 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家伙.课文对虎进行了哪些描写?心理描写: 以为神 憫然 莫相知 以为且噬已也 甚恐 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搏 技止此耳 动作描写: 蔽林间窥之 远遁 往来视之 近出前后 荡倚冲冒 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 老虎的形象特点 机智、勇敢思考开始为什么老虎害怕驴? 明确:庞然大物,认为是神奇的东西。 老虎后来为什么又把驴吃掉了? 明确:认识到驴的本领只是“鸣”、“蹄”。 可以用哪些成语来表示驴的本领只是如此呢? 明确:黔驴技穷、黔驴之技。本文的寓意驴: 讽刺了那些表面强大,实际无能的外强中干的人。 虎: 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写作顺序: 惧驴———识驴———吃驴 写作特点: 语言简洁 如:驴:“庞然大物”、“鸣”、“蹄”、“技止此耳” 虎:恐———疑———探———喜——————吃 作业 一、解释下列红色的字。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稍近,益狎 3、驴不胜怒,蹄之 4、技止此耳 5、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二、完成《同步练习》1-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