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47500

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8375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2016-2017
  • cover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阶段考试历史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民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相提并论,生动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主要是畜力 2.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3.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桔槔 B.水排 C.翻车 D.筒车 4.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5.下列能促进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发展的是 ①齐国“相地而衰征”②鲁国“初税亩”③魏国“尽地利之教”④秦国“依军功行田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在封建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重农抑商政策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7.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吴中纪事》中指出:“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千耦其耘式经营 B.井田制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8.《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这段史料不能说明汉代江南 A.商品经济不发达 B.人烟稀少 C.耦犁式耕作 D.贫富分化程度低 9.据统计,唐宋两代来自北方的状元共68名,占全国总额的61%。而元明清三代全国共有状元194名,其中来自北方的仅26名,占全国总额的13.4%;南方状元则有168名,占86.6%。以上数字充分说明了 A.文化发达的农耕民族取代北方游牧民族成为统一王朝的统治者 B.北方人尚武,南方人尚文 C.封建统治者在录取人才时采取向南方倾斜的政策 D.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的文化重心随之南移 10.燃料对于金属冶炼质量影响巨大。中国用焦炭冶铁开始于 A. 春秋末期 B.北齐 C.南宋末年 D.明朝初年 11.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账,四角垂直香囊。箱帘六七寸,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一普通小吏,家中竟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12.1973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缂丝腰带。这件有几何纹的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你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朝代最早可能是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3.《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