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48838

8-三顾茅庐课件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26811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三顾茅庐,课件
  • cover
课件38张PPT。 1.《水浒传》--施耐庵 (1296-1370)--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罗贯中 (1330?-1440?)--元末明初 3.《西游记》--吴承恩 (约1500-1582)--明 4. 《红楼梦》--曹雪芹、高鹗 (约1715~1763)--清 其中《红楼梦》的在死后由高鹗续写 课文根据罗贯 中的著名古典 历史小说《三 国演义》中的 第三十七回“司 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 庐”的内容改编 而成。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第8课 三顾茅庐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三:三次 顾:拜访 茅庐:指诸葛亮的住所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唐朝诗人杜甫赞颂诸葛亮的著名诗句,其中的“三顾”一句还包含着一个流传千年的动人故事,你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吗?且跟随课文《三顾茅庐》,来看看刘备是如何用真诚打动诸葛亮,让他心甘情愿地为自己打天下吧!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重点)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难点)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笔顺学习吧! 一(1)略写刘备两次去 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 有见着。 二(2-4)具体写刘备 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 过。 三(5)写刘备和诸葛亮 的亲密友情。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这句话说明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目的,既反映出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也暗衬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描写刘备和张飞的语言表现了什么? 刘备和张飞对待诸葛亮的不同态度足以说明刘备是个惜才之人,很敬重诸葛亮。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句话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从整体印象转入对具体景物的描写。抓住有代表性的“松林”“溪流”“竹林”三处景物,表现了景色之秀丽。而这一环境描写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儒雅、智慧的特点,给文章增添了美感。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为什么刘备提前下马呢? 因为刘备生怕马蹄声惊扰了诸葛亮,表现了他对诸葛亮的尊重。在得知诸葛亮先生在午睡时,刘备是怎么做的? 一方面告诉童子,一方面吩咐关羽、张飞,目的是不要“惊醒先生”。刘备自己则在台阶下恭候。通过一连串的细致描绘,表达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与虔诚。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