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 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 一、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1、【遗址发掘的重要性】古人类遗址的发掘 出卷网是认识人类起源的重要途径。这些古人类遗址不仅为人类进化提供了证据,同时也展现了缘故人类的生活区域与生活状态。 2、【时代】人类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被称为史前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3、【人类诞生的标志】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经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4、【火对人类的重要意义】①有了火,人类受 出卷网寒冷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大大降低,活动范围逐步扩大;②人类可以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驱赶野兽;③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大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5.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比较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时代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万年) 生活地点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体质特征 头向前倾,眉骨、嘴突出,有古猿的特征 像现代人 生产工具 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为主,出现磨制石器 生产活动 狩猎、采集果实、块根 狩猎、采集果实块根、捕鱼 火的使用 使用天然火 人工取火 生活方式 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群居生活 氏族 二、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大约一万年前 出卷网,全球气候变暖起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紧靠采集、狩猎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于是,在一些自然环境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驯服捕捉到的一些野生动物,以补充食物。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了。 2、【巨大飞跃】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巨大飞跃。 3、【生产工具的变化】随着农耕畜牧的出现,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人们在对石器进行打制之后,还要把它磨光。磨制石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陶器的出现】人们为了储存和烹煮食物,还发明了陶器 5、【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6、【最早的农业聚落】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7、【河姆渡和半坡】河姆渡居民和半坡村居民比较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时代 新石器时代(约7000年前) 新石器时代(约五六千年前) 地点 长江流域(余姚河姆渡) 黄河流域(西安半坡村) 生产活动 种植、饲养、制陶 种植、饲养、制陶、捕鱼、纺织 工具 磨制石器(耒耜等) 磨制石器(石斧等) 农作物 水稻 粟 家畜 猪 猪、狗 用品 黑陶钵 彩陶盆 居住 房屋(干栏式) 房屋(半地穴式) 8、【干栏式房屋】河姆渡人 出卷网的干栏式房屋高于地面,具有较好的通风、防潮功能,还可以防御猛兽虫蛇的侵害。如今,在我国西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建筑。 9、【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居民大多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现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在建筑模式和这种样式的房屋有着亲缘关系。 10、【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区别】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生产方式 狩猎、采集 种植、饲养 生活方式 洞穴 定居聚落 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 一、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1、【三大区域】 区域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古文明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印度 自然环境 两河流域又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位于亚洲西部,并行奔流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携带泥沙淹没河岸两边大片田野,洪水消退,泥沙沉积形成淤泥,为河谷耕地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 位于南亚地区,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是整个南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经济发展 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聚落,人口不断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 4500年前后,古印度人已经学会修筑堤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