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57283

初一历史下册1-12课知识点华东师大版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4次 大小:52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初一,历史,下册,1-12课,知识点,华东师大
  • cover
华东师大版初一下册1课 隋朝统一与隋唐更替 1.介绍隋朝统一的条件,方式,时间,开国皇帝,都城,意义,社会经济制度基本情况? 长期战乱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为全国大统一建立条件(其他原因有:人民渴望,前政权腐败,杨坚文治武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政权(外戚夺权),建立隋朝,在今西安营建都,名为大兴城。589年,隋朝灭陈,重新实现(疆域辽阔,高度中央集权,多民族)大统一的局面。发展生产,改革制度,注重吏治,经济发展,聚敛财富的政策,迅速呈现十分“富庶”的现象(人增,地多,粮丰)。 文明的表现:科举制与大运河,三省六部制21·世纪*教育网 2.简单介绍科举制度及意义。联系现实人才的选拔提建议 科举制是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自隋朝创立以来,成为选拔和录用官员的主要途径。杨坚确立杨广正式开始,唐宋完善,清末废除。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魏晋时期门阀世族把持选举。 科举制度使选拔人才更公平,让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人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选任官员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教育文化的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各国借鉴。 3.介绍大运河(原因,作用,消极影响,基本情况,修大工程思考,画图) 为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统治,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输(陆运交通不便,量少费用大速度慢)(战国秦李冰都江堰防洪灌溉),开通了南北大运河。 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当时征发劳役过急过重,引发的社会矛盾也十分严重。要从国情出发,科学论证,保护环境,发展与改善民生并举。 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浙江),北至涿郡(今北京),连结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跨越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和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全长2000多千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简单介绍隋的灭亡与唐的建立。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极政)。他穷兵赎武,骄奢淫逸,好大喜功,滥用民力。苛重的赋税和劳役,兵役,最终引发农民起义,地方势力武装割据。盛极而亡。短暂而繁荣。 太原留守李冰起兵反隋,建立唐朝,以大兴城为都城,改名长安(现在的西安),再次实现全国统一。 2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分别从措施,表现(即政绩),介绍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 答:贞观之治: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承皇位 ,即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史称“贞观之治”也叫“贞观新政”为唐代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李世民记取随亡的教训,明白“水(人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生产。他深“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他广招贤才,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听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建议)。 即 完善制度(科举,三省六部制<皇帝领导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然后下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以人为本,皇帝勤政,大臣廉洁,发展民族关系 。 21*cnjy*com 开元盛世:712年,唐玄宗李隆基,也叫唐明皇,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唐王朝的统治被推向全盛,呈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后人赞为“开元盛世”,他(政治家,勤政)继承唐太宗的基本国策,实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治腐提效,重用贤臣(如姚崇),经济上,重视生产,减免徭役。 2武则天 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称帝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政起开元,治宏贞观 , 推进了唐朝的发展。 3.比较历代君主功与过 秦始皇功:一统六国,车轨,文字,铸万里长城 。过:焚书坑儒 汉武帝功:铸造五铢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