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57387

第6课 奔向光明 ——亮度传感器的应用和条件控制 教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212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6课,奔向,光明,亮度,传感器,应用
  • cover
课题名称 第六课 奔向光明 ———亮度传感器的应用和条件控制 科  目 信息技术 年级 九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90分钟) 教学目标 1.理解亮度传感器的功能,学会用亮度传感器获取亮度信息。 2.学会亮度传感器的检测。 3. 学习使用变量百宝箱为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设置存储变量。 4.学会使用条件循环控制模块、永远循环控制模块。 5. 学会使用条件判断模块。 6. 学会在仿真环境下设置光源。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传感器的功能。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外界信息的装置,亮度传感器是学习的第一个传感器。 2.理解循环控制中的永远循环是条件循环中循环条件永远成立时的特例。 3.在对亮度变量设置时,要注意百宝箱设置变量的一般方法。 4.传感器检测结果是通过“显示”模块显示的,其显示内容是传感器的检测值,所以要熟悉不同传感器的检测值的表达和意义。 课堂教学分析 本课是传感器学习的第一课,由于需要对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所以需要循环和条件判断知识的支持,由于本课包括存储传感器获得的信息需要通过百宝箱设置变量的操作,所以本课新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学难点也比较多。 《走向光明》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1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1.老师请学生站在距离光源的不同位置感受光的强弱,激发学生兴趣。 2.老师由情境引出本节课教学主题“亮度传感器”。 教学活动2  (二)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1.老师讲解亮度传感器原理、属性及参数设置(与人相类比)。 2.实践活动: 请学生把机器人放在距离光源的不同位置上,找到变量的基本规律。 教学活动3 (三)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1.任务激趣:教师演示亮度检测程序。 通过传感器的检测引入“亮度检测”模块(传感器),通过亮度检测值的存储引入变量百宝箱,通过反复检测的需求引入“永远循环”控制模块。 2.实践活动: 学生自主练习,完成亮度检测程序。 教学活动4  (四)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学生总结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教师指导学生自我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1 (一)知识回顾,复习导入。 老师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亮度检测程序”,引出“机器人追光”。 教学活动2  (二)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1. 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追光”原理。 引入“条件循环”模块,即循环条件要满足“没有达到光源亮度”时循环的判断,若该条件不成立就退出循环。通过对左右亮度的比较判断,引入“条件判断”模块,即“左侧亮度小于或等于右侧亮度”时条件成立,机器人左转;否则机器人右转。 2.实践活动: 学生自主练习,根据老师讲解,学生运用“机器人追光”原理完成“机器人追光”任务。 教学活动3  (三)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老师以“你学到了什么?”的形式提问,请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 教学活动4  (四)创作天地,巩固提高。 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围绕光源转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