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57394

第11课 赶赴火场 ——“系统时间”检测模块的应用 教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1232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1课,赶赴,火场,系统时间,检测,模块
  • cover
课题名称 第十一课 赶赴火场 ———系统时间”检测模块的应用 科  目 信息技术 年级 九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90分钟) 教学目标 1. 逐步提高项目分析的能力。 2. 逐步提高程序设计的能力。 3. 逐步提高综合任务的实施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由粗到细、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2.理解“系统时间”检测模块的作用。 课堂教学分析 本课的 “避障寻火”子程序的编写可参考机器人“绕月飞行”中的“避障寻光”子程序。 “趋光追火”子程序的编写可参考机器人“绕月飞行”中的“追光寻轨”子程序。 在本课的主程序中增加了系统时间模块,以统计机器人灭火使用的时间。 《赶赴火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1 (一)展示短片,激趣导入。 1.老师请学生观看有关消防员灭火的视频资料短片,由于学生自身的好奇心,所以会马上激发兴趣。 2.老师由视频情境引出本节课教学主题“机器人灭火”即“简单灭火”。 教学活动2  (二)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1.结合“绕月飞行”分析“简单灭火”的项目要求,教师给出教材中第63页图11.1。 2.实践活动: 请学生根据教材中第63页图11.1,把“简单灭火”任务分成三个模块。 避障寻火 简单灭火 趋光追火 摇摆灭火 教学活动3 (三)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1.教师提出问题:仿照“绕月飞行”的任务把“简单灭火”任务用子程序的方法来编写,那么主程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要求学生无需编写子程序的具体内容)。 2.实践活动: 学生编写有三个子程序模块构成的主程序。 教学活动4  (四)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学生总结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教师指导学生自我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1 (一)知识回顾,复习导入。 老师请学生回忆上节课“简单灭火”的主程序,引出“完成子程序”的任务。 教学活动2  (二)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探索。 1.参考机器人“绕月飞行”中的“避障寻光”子程序编写“避障寻火”子程序。 2.参考机器人“绕月飞行”中的“追光寻轨”子程序编写“趋光追火”子程序。 教学活动3 (三)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1.引导学生分析“摇摆灭火”原理。 “摇摆灭火”子程序是使机器人在距离火源较近的距离启动风扇电机,并且左右摇摆进行灭火,火灭掉后机器人停下不动。子程序设计的思路是进行条件判断,当火焰没有被吹灭时,就让机器人循环执行启动风扇和左右摇摆的动作;否则表明火已经被吹灭,此时机器人退出循环动作,执行关闭两轮电机和风扇电机的动作。 2.实践活动: 学生自主练习,完成“摇摆灭火”的子程序。 教学活动4 (四)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1.引导学生分析“系统时间”检测模块的原理。 “系统时间”模块可以获得从开始执行程序到“系统时间”模块被执行时系统所用的时间,该模块的使用可以使机器人统计自己完成某些动作所用的时间。 2.实践活动: 学生自主练习,调试程序后,把“系统时间”模块添加到机器人简单灭火程序的末尾,并添加“显示”模块显示该时间。察看运行结果。 教学活动5  (五)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老师以“你学到了什么?”的形式提问,请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 教学活动6 (六)创作天地,巩固提高。 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在单房间灭火场地中完成灭火任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