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7张PPT。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1、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的含义: 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 标志: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2)“过渡时期”的任务是什么?(3)一化三改造之间是什么关系?实现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一化是主体(最终目标是发展生产力) 三改造是两翼(调整生产关系)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2)基本任务:(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 : “一化三改”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3)建设成就:超额完成2、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鞍山钢铁厂重新投产第一批喷汽式飞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1952年动工兴建鹰(潭)厦(门)铁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解 放 卡 车歼—5战斗机宝成铁路大巴口桥修筑康藏公路的战士们在悬崖上攀绳筑路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什么“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①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 ②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生产; ③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 ④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注意:从 1953 年起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二、“三大改造”1、内容: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2、实质:———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绝对优势地位,奠定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经济基础。农业:土地、农具私有集体所有改造手工业:作坊、手工工具私有集体所有改造私营工商业:工厂、商店私有国家所有改造3.途径走____ 道路合作化走____ 道路合作化土地、农具私有集体所有作坊、手工工具私有集体所有以加工订货为主向 _____过渡公私合营工厂、商店私有国家所有对生产资料 实行变革,使社会主义 _____在国民经济占绝对的优势地位。 私有制公有制 年,完成了三大改造 1956标志着 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第一只手表在天津做成第一艘油轮和机车农村生活情况农业合作社公 私 合 营 公私合营 时的场景公私合营时的场景三大改造时的社会气氛三大改造时的社会气氛4、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较顺利地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不足: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缺点和偏差,表现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内遗留一些问题。二、“三大改造”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性质: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制定目的2.制定经过3.时代意义小结1、通过哪几个方面的努力,使中 国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提高生产力,为建立社会主义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二、“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健全政治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打倒军阀,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 共 革 命 纲 领最低纲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最高纲领1、本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