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69845

2017-2018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二课件:《赤壁赋》(共18张PPT)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25082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17-2018,PPT,18张,赤壁赋,山东省,课件
  • cover
课件18张PPT。赤壁赋苏轼苏轼其人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和书画家。少时即通博经史,善写文章。他多才多艺,诗词、散文、书法皆有卓越成就,其散文代表北宋古文的最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背景介绍 元封三年苏轼正月被贬到黄州,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在黄州期间,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此处指湖北黄州的赤鼻矶,俗称赤壁。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到底在哪里,说法不一。课文串讲分析课文  壬戌 rén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tiǎo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在赤壁之下游玩(状语后置句)。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   于是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咏《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的“窈窕”这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状语后置句)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水上浮光远接天边。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定语后置句)。   浩浩荡荡(浩浩乎,水大的样子)像凌空(冯,通“凭”,乘)驾风而行,不知道它停止的地方(停留在何处);飘飘扬扬好像脱离人世(独立无依),(像长了翅膀)升入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于是,喝着酒快乐得很,敲着船舷唱歌。   歌词说:“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的心思想得很远啊,眺望美人,(她)却在天的那一边。”   客人中有个吹洞箫的,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应和(它)。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箫声呜呜咽咽,像怨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余音凄切婉转悠长,像不断的细丝线。   (声音)能使在深谷中的蛟龙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哭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它会这样(宾语前置句) ?”翻译句子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