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70078

2017年江西省宜春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日期:2024-06-07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2627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7年,江西省,宜春市,高考,物理,二模
  • cover
2017年江西省宜春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48分,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密利根说:“科学靠两条腿走路,一是理论,二是实验.有时一条腿走在前面,有时另一条腿走在后面,但只有使用两条腿,才能前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康普顿效应和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粒子的波动性 B.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β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而且其半衰期与原子所受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 D.根据玻尔的氢原子模型可知,一群氢原子处在n=4的能级,当它跃迁到较低能级时,最多可发出6种频率的光子 2.如图所示是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象,以水平向左的方向为正,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1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2m/s B.在0~3s内,物体一直向左运动 C.在3s末,合外力的功率为16W D.在0~6s内,合外力做负功 3.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P点缓慢地向右移动到Q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如何变化(  ) A.物体A的高度升高,θ角变小 B.物体A的高度降低,θ角不变 C.物体A的高度升高,θ角不变 D.物体A的高度降低,θ角变大 4.如图甲所示,x轴上固定两个点电荷Q1、Q2(Q2位于坐标原点O),其上有M、N、P三点,间距MN=NP,Q1、Q2在轴上产生的电势 随x变化关系如图乙.则(  ) A.M点电势和电场强大小均为零 B.N点电势和电场强大小均不为零 C.一正试探电荷从P移到M过程中,电场力做功|WPN|=|WNM| D.由图可知,Q1为负电荷,Q2为正电荷,且Q1电荷量大于Q2 5.如图甲所示,匝数n1:n2=1:2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水平放置的间距l=1m的光滑金属导轨相连,导轨电阻不计,处于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1T的匀强磁场中,副线圈接有电阻值R=2Ω的电阻,与导轨接触良好的电阻r=1Ω,质量m=0.02kg的导体棒在外力F的作用下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如图乙所示(正弦图线)规律变化,则(  ) A.电压表的示数为3V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5次 C.电阻R实际消耗的功率为2W D.在0﹣0.05s的时间内克服安培力做功0.48J 6.2016年是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我们的航天成果让人振奋,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七号首飞成功,海南文昌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我国全年宇航发射次数超过了俄罗斯的17次,以22次的成绩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一.我国发射神州号飞船时,先将飞船发射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M距地面200km,远地点N距地面340km.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周期为T1,通过M、N点时的速率分别是v1、v2,当某次飞船通过N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40km的圆形轨道,开始然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2,这时飞船的速率为v3,比较飞船在M、N、P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段)的速率大小和两个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以及在N点点火前后的加速度a和a′的大小,则(  ) A.v1>v3>v2 B.v1>v2>v3 C.a′>a D.T2>T1 7.如图所示,在某次自由式滑雪比赛中,一运动员从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又落回到斜面雪坡上,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θ,运动员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0,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为 B.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是 C.如果v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