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76909

《桃花源记》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361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桃花源记,教案
  • cover
21.《桃花源记》精品教学课件标准化详细配套教案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恰当地评价课文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了解课文的叙事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3.体会精炼生动的语言,积累文言词语。 4.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的写作特点。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辨认 “交通、妻子、绝境、无论”等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①引子 有一个成语——— “世外桃源”,谁能解释一下? 明确: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也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谁知道这个成语从哪里来? 明确:出自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②由 《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引入课文学习。 [出示投影片] 在中国,素有 “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武陵桃源,原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陶渊明作 《桃花源记并诗》以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至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忽名声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关注。天宝七年,诏令 “三十户蠲juān免税赋,永充洒扫,守备山林”。此后,游者日众,成为人皆慕趋的风景胜地,吟咏之作也历代赓gēng续不绝。 《桃花源记》如此佳妙,让我们诵读欣赏,享受这篇课文的艺术美吧。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xún)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志而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 “不为五斗米折腰”, 41岁时便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式的隐居生活。他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 欣赏:作者介绍(录像) 作品介绍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创作来书写情怀,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诗并记》,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它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影响所及,“世外桃源”一词已脍炙人口,成为我国人民心目中理想社会的代名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令人神往的异彩夺目的明珠。 欣赏:故事录像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听读课文 读准字音 音频朗读/视频朗读(任选一个) 朗读正音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yuán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īn fēn。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kuàng,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qiān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