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77064

第18课 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课 件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52636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8课,教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 cover
课件33张PPT。第 18 课 教育和体育事业的 蓬勃发展导入我要上学 《中国青年报》记者 解海龙 摄苏明娟 1983.9.18~ 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自主学习科教兴国教育未来世界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民族素质20001985910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容国团二十三2008二十九教育一、旧中国教育概况 (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服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在旧中国,文盲占全国人口的90%,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20%,工农子女几乎被剥夺了入学的权利。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强调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      发展中小学与新建大批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并举。二、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17年教育成就 (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宋怀林(1959年)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 工人、农民为“脱盲”学拼音、认生字三、“文革”10年的教育事业 (遭受到灾难性的破坏)“臭老九” “反动学术权威”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停课闹革命” “上山下乡,接受贫下  中农再教育” 1966年始大学连续4年不招生破坏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邓小平和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一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亲自抓教育。他多次强调,实现现代化,基础在教育。随着江泽民“科教兴国”和胡锦涛“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党和国家逐渐把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1.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个面向”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理论的创新,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是对整个中国教育的要求,它的核心就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参观 上海展览馆举办的十年科技成果展时 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核心手段时间跨度2.1999年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改革重点: 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3.颁布《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把普及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  进一步纳入法制轨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1990年9月5日,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   1991年11月,江泽民同志为希望工程题词“支持希望工程,关心孩子成长。”他还多次为希望工程捐款,到贫困地区专门看望失学的孩子,并嘱咐一定要解决好失学问题。   1992年6月10日和10月6日,邓小平同志两次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   1992年3月,李鹏同志为希望工程题词“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兴学利民,造福后代。” 4.全社会开展实施“希望工程”,增强了人们重视教育的意识。 1990年9月5日,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   1992年6月10日和10月6日,邓小平同志两次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   1991年11月,江泽民同志为希望工程题词“支持希望工程,关心孩子成长。”他还多次为希望工程捐款,到贫困地区专门看望失学的孩子,并嘱咐一定要解决好失学问题。   八十年代,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现在大学生已比较普遍,这是为什么呢?高等教育扩大规模新中国教育发展情况精英教育大众教育  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