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90361

29.湖心亭看雪 学案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1286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心亭,看雪,学案
  • cover
29.湖心亭看雪 学习目标 ———诵读积累,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品读赏析,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提升,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名师讲析 【文学与文化常识】 1.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石公,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2.背景资料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21·世纪*教育网 【课文分析】 1.文章主题 作者通过描摹西湖雪景和湖心亭奇遇,表达了他对故国往事的怀恋。 2.文章结构 3.对话文本 (1)作者写雪景实为抒真情,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有什么不同别人的心境?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人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出处:21教育名师】 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这天凌晨,作者划一叶小舟,独自前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21*cnjy*com 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不能不说是奇迹,那两人也都“大喜”,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余强饮三大白”,即写两人畅饮,此处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变化。及写到“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才匆匆交代了友人的情况,这样写一方面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里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询问对方身份之时,也是彼此分别之时,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这怎么能不叫人遗憾! 最后,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2)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3)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