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97865

九下 第29课《答司马谏议书》(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73355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下,29课,答司马谏议书,课件,教案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9课《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 2、了解“书”这种文体的特点,理解作者如何回应司马光的指责的。 3、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 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采用 “读读、讲讲、议议”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刚正不阿、坚持原则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 2、理解作者如何回应司马光指责的,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难点】 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和“书”这种文体的特点。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王安石、司马光的资料及其写作背景,结合“思考与练习”自学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有一位文学家,他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一位政治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就是王安石,曾经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但是,在他变法的过程中,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王安石与保守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答司马谏议书》,来感受体会王安石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板书课题《答司马谏议书》。21·cn·jy·com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 2、了解“书”这种文体的特点,理解作者如何回应司马光的指责的。 3、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说说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作者名片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2、文题解说 题目中的“答……书”就是“给……回信”的意思。“司马谏议”是指司马光,他当时任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由题目可以看出这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 3、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 )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读准下面重点字的读音: guō shù rén xù 聒  恕   壬  恤 xū wù gēng bàng 胥  晤  庚 谤 四、学习活动 活动一、欣赏经典,理解书信之意 同学们,王安石的这篇回信要表达怎样的意思呢?请大家按照下面的学习活动疏通这封书信的意思,同时我们进行知识抢答赛,看谁回答问题又快又准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文章的朗读节奏。 注意重点语句的朗读节奏: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如曰/今日当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