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01622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高二6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355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高二,6月份,考试
  • cover
利津县第一中学高二6月份检测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盖耕稼城郭之国,本已先周而有。周人不能尽灭之,以与周之诸侯并存;在而此诸邦亦力不敌周人,认为共主,以天子礼奉亊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异姓封国已显露出反叛之心 B、推行分封实际是西周势力的拓展 C、西周的大一统格局已经形成 D、诸侯纷争的局面在西周已经出现 2、《孟子 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 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材料体现的理念是 A、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 C、君主专制 D、家国一体 3、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说:“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他认为官僚政治的本质是(  ) A.皇帝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特权政治 B.中央高度集权的特权政治 C.打着“国民幸福”旗号的特权政治 D.努力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 4、王符《潜夫论 考绩》:“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名家不相副,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听所以数乱荒也。”材料反映出 A、察举制弊端日益暴露 B、孝廉的标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C、九品中正制难以持续 D、分科取士难以选拔高素质人才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被古人称为最公平的制度,这是因为科举制度( ) A、考试只在儒家经典范围内命题 B、分科考试、择优录取,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 D、官员、人才的选拔不再受血统、门第等因素的影响 6、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增加录取数量,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降低报考要求,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C、完善考试程序,体现公平竞争原则 D、革新考试内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7.晋人张载在《榷论》中说,政府选拔人才时“碌碌然以取世资”,因此,一些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直将伏死嵚岑(高峻的山峰)之下”!这反映了该时期(  ) A.皇帝征召把儒士排除在外 B.察举制未能选出经世之才 C.庶族及寒门才俊备受压抑 D.士人壮志难酬而消极出世 8、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门阀政治,出现“王与马,共天下”(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的民间谚语,而到了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有助于(  ) A.加强官僚政治 B.削弱贵族集团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9、中唐以来,“道”是以监察和军事合成的,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号令自出,以相侵击,掳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而不知,反为和解之”。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  ) A.逐渐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B.直接引发唐末农民战争 C.使地方凌驾于朝廷之上 D.导致北方边患日益严重 D.权责明晰,维护统治 10.1386年,明太祖颁发《志戒录》:“采汉唐宋为臣悖逆者凡百有余事,赐群臣及教官诸生讲授,使知所鉴戒”。明太祖此举主要是为了(  ) A.澄清吏治 B.推崇严刑峻法 C.强化君主专制 D.发挥儒学教化功能 11、明朝洪武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这就是六科制度。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六科还可以参与“廷议”“廷推”,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