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06059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1.2中国行政区划 说课稿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64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
  • cover
课题: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结构与地位: 《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 (上)第一章第二节内容。从全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来看,本章教材以确定地区空间位置的知识为主,是学习以后章节的基础。 本节是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 划”两部分组成,主要反映了我国地区划分的原则和现状,是全章重点。其中省级行政区划及分布不仅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也是中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必备常识。 基于对本节课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考虑,我制定了三大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轮廓图。 能力目标: 1.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并且正确填注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特别是通过了解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众所周知,行政区划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 此,在生活中正确说出各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且,熟悉它们的轮廓特征,已成为一项基本的地理技能。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为:了解并掌握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为:了解并熟悉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的轮廓图。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 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贯穿直观性、趣味性、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体现乐学乐教的教学思想。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程序是导入新课: 上课的一开始,我会教同学们一首简单的但 与本节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歌曲,并且询问同学们是否能从歌词中知道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唱一唱、猜一猜中,轻松愉悦地开始本课的学习。 第二个程序是自学、反馈、交流。 首先,提出自学要求: 1、阅读课本,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认识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轮廓图。 2、填写自学卡,并和同桌交流。 3、指名上台展示卡,集体评议。在评议过程中,强调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部分。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自学能力和小组交流合作的意识,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然后,我组织同学们在课件的帮助下, 通过各种形式分三步进一步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反馈、集体交流,在师生互动中,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设计,我力图贯穿新课改理念,体现两大特色: 1、情境教学。充分利用歌谣、图像以 及游戏活动,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得到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 2、自主探究。通过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看图拼图、闯关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