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09109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每日一题 每周一测(第2周)

日期:2024-05-18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35061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习之,每日
  • cover
每周一测 汽车刹车后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取开始刹车时刻t=0,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若刹车后的第1秒内位移是9 m。第3秒内的位移是5 m,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刹车后的加速度为2 m/s2 B.0.5秒末的速度为9 m/s C.刹车的初速度为12 m/s D.从刹车到停止汽车前进22.5 m 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观察不到物体的形变,就一定没有产生弹力 C.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D.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 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如右图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A、B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k1≠k2)的两个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装置的缓冲效果与两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B.垫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产生的弹力之比F1:F2=k1:k2 C.势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的长度之比l1:l2=k2:k1 D.垫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的压缩量之比x1:x2=k2:k1 五本书相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中间的书c但未拉动,各书仍静止(如图)。关于它们所受摩擦力的情况,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书e受两个摩擦力作用 B.书b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 C.书c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 D.书a不受摩擦力作用 用游标卡尺测一工件外径的读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 mm。用螺旋测微器测一圆形工件的读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 mm。 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小明同学用分度值为毫米的直尺测得摆线长为89. 40 c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 cm。则该单摆的摆长为____ cm。用停表记录单摆做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停表读数为_____s。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 s,其中s1=7.05 cm、s2=7.68 cm、s3=8.33 cm、s4=8.95 cm、s5=9.61 cm、s6=10.26 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下列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分别为_____cm,_____ cm,_____mm。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下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对应时刻小车的速度大小v4=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m/s2。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减速行驶,刹车后经3 s速度变为8 m/s,求: (1)刹车后3 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32 m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6 s内前进的距离。 (4)驾驶员以20 m/s的速度运动时,发现前方70 m处有障碍物,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 s,问汽车以上述加速度刹车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 如图有一半径为r=0.2 m的圆柱体绕竖直轴OO′以ω=9 rad/s 的角速度匀速转动。今用力F将质量为1 kg 的物体A压在圆柱侧面,使其以v0=2.4 m/s的速度匀速下降。若物体A与圆柱面的摩擦因数μ=0.25,求力F的大小。(已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光滑挡板的作用,不能随轴一起转动)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μ1>μ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参考答案】 B 根据得:,故A错误;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0.5 s末的速度为:,故B正确;刹车时初速度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