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16276

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经济生活 知识点(11份打包)

日期:2024-06-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36次 大小:13486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政治,人教,必修,经济生活,知识点
    高考政治知识点:必修1之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必须具备的条件: ??? 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2、、货币的含义、本质、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这里讲的货币是指有价值的金属货币)。   ★(2)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①一般等价物是指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②贵金银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   ★(3)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A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B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表示即可,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C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②流通手段:A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B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C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4)其它职能:货币除了基本职能外还充当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注: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   (5)货币流通规律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3、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2·1·c·n·j·y   (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也不能任意发行纸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造成通货紧缩。   注: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两者共同的根源都在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和不平衡,两者共同的后果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秩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 ? 实质 表现 影响 通货膨胀 供小于求 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通货紧缩21世纪教育网 供大于求 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