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26949

商务版地理七上3.2 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教案

日期:2024-05-0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1583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商务,地理,海陆,变迁,1课时,教案
  • cover
【课题】七上第三章 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并了解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2.知道大陆漂移学说及其基本观点,形成科学的地理态度。(重难点)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阅读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剪刀、透明纸、学生课前收集的海陆变迁的实例、简单PPT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学生看课本引言问:人们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4800米处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追问:这些海洋生物怎么会“游上”高山的呢?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产生疑问,并思考、试着回答:喜马拉雅山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隆起成为陆地。 产生疑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便于组织和开展进一步的教学。 学案导学 教师要求学生以《地理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为依据,先自学本课知识,并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1)在书上标注知识点; (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3)标记疑难问题。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本上标出;(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标记,以待解决。 通过自学从总体上把握本课的知识脉络,对于比较抽象的两种学说,则有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心理准备。 重难点突破 一、海陆变迁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山脉是海变陆的例子,你还能举出其它由海洋变成陆地的例子吗?点拨:日本、香港均是人多地少,寸土寸金,为扩展生存空间进行填海造陆。荷兰则由于地势低洼,进行填海造陆。追问:由陆地变成海洋的例子有哪些呢?这种海陆变迁现象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知道是哪个成语吗?———沧海桑田。播放视频:“沧海桑田”的故事。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海陆的变迁呢?补充:除上述原因外,某些外力作用也会引起海陆变迁。比如:黄河三角洲的“生长”,是由黄河填海造陆而形成的。二、大陆漂移注意事项:①描出大致轮廓②相互合作,一起参与③剪时注意安全。 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如:香港填海造陆、荷兰围海造田、日本填海造陆等。学生倾听,了解。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我国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水井。少数同学会回答:“沧海桑田”。看视频,领会“沧海桑田”的含义。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此外,人类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化。听讲。活动1:体验魏格纳的发现① 在东西半球图上,找出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②用透明纸描出两个大陆的轮廓,标上洲名;③沿线剪下来,变换位置拼一拼,说出你的发现。各小组通过观察、拼合发现: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可以拼合起来。 海陆变迁的实例很多,由学生自己课前查阅收集,感悟“地球表层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海陆变迁的另外一种描述是“沧海桑田”。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 承转 正是有了这一发现,才使人类开始关注海陆的变迁,并最终揭开了海陆变迁的神秘面纱。那么,是谁最早发现了这个现象呢? 要求学生读课本第50页文字和图,以导学问题为索引,自主学习。设置问题导学:①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谁,哪个国家的科学家?②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是什么?③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大陆漂移示意图”。你认为大陆漂移学说是空想的呢,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④阅读与感悟:想一想: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