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27002

商务版地理 七上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一课时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1861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商务,地理,第四章,第二,气温,变化
  • cover
【课题】七上第四章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及解读】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课标解读: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是地理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要经常运用。课程标准把这一基本技能作了明确要求,正符合“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课堂中尽量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来学习。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气温,了解气温观测的相关知识,会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 2.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说出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其出现的时间,会计算某地的气温的日较差。(重难点) 3.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及其出现的时间,会计算某地的气温的年较差。(重难点) 4.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归纳某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重难点) 【教学模式】双向互动。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比较法、问题导学。 【教具准备】简单PPT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眼下正值深秋,同学们每天骑电动车或自行车上下学的请举手,请几位同学谈谈早上、中午、下午放学时的感受。为什么早晚冷,中午比较温暖?那么,什么是气温呢? 学生举手。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畅谈:早上:很冷;中午:温暖;傍晚:较冷。早上气温低,中午气温高,傍晚气温低。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导入新课,情境自然真切,能引起学生共鸣。感知气温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环节一 一、气温和气温观测设置导学问题1.什么是气温,一般用什么表示,读作什么?2.测量气温的仪器是什么?放置在哪进行测量?3.通常,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几次,分别在几时进行?4.读图4—2—1,读出该地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数值,并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5.议一议,如何用类似的方法求得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学生读书、读图先独立自主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整合答案,解决疑难。1.大气的冷热程度称之为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2.仪器是温度计,放置在百叶箱里。3.通常,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分别在2时、8时、14时、20时进行。4.2时为3℃、8时为7℃、14时为15℃、20时为12℃,该地日平均气温为=9.25℃5.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通过小组自主学习,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明确方法。 教学环节二 二、气温的变化1.气温日变化气温在一天当中的变化叫气温日变化。猜一猜: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点拨: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提出读图要求:①请读出一天中最高气温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候?提问: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和原来你猜想的相同吗?有何不同?点拨: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来到地面时,地面先增温,大气此时并没有增温,大气的温度来自于地面长波辐射。因此太阳辐射最强时,大气温度不是最高,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②请读出一天中最低气温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候?追问:为什么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③现在同学能说出天气预报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是哪一时段的气温?④计算该地气温日较差。 学生了解气温日变化的概念学生猜测。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气温。活动1:读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学生读图回答。①最高气温为31℃,出现在14时;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生活体验:学生作实验,课间操时当太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到走廊里时,用手摸玻璃,感知是否变热。(玻璃即相当于大气层,玻璃是凉的,并没有增温。)②最低气温为25℃,出现在凌晨5时左右;日落后,地面失去光热供应,地温和气温都不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