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38766

语文版九上 第2课《囚绿记》(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57073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版,2课,囚绿记,课件,教案,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第2课《囚绿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字词,掌握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 2.从文章中作者“囚绿”、“放绿”的内容中讨论“绿”的象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背景,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 2.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主旨。 3.感受作者热爱生命、追求光明的精神。 【教学难点】 1.对关键词语、句子的理解。 2.体味作者的情感,掌握本文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作者陆蠡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疑问导入 教师:你们喜欢绿色吗?你们又是用什么样的行动表达对绿色的喜爱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 有一个人,他对绿色的喜爱与你们一样强烈。可是,他的表达方式却与你们迥然不同。他又是如何对待绿色的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囚绿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掌握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4.联系背景,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说说你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介绍作者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 、翻译家。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其行文特点是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译著有《罗亭》《鲁滨孙漂流记》等。他也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2.写作背景 《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后(1938年),当 时中国大地烽烟四起,作者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的一树常春藤。这常春藤被自己牵进迎窗的案头,然而“囚禁”的绿藤,尖端虽仍朝着窗外的阳光,但颜色一天天变得萎黄,枝条也细瘦起来。直至抗战爆发,作者被迫南归,才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释放,并祝福它繁茂苍绿。正遭受日本侵略者践踏,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在上海坚持抗日文学创作的作者由此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株常春藤,于是满怀深情地写下了《囚绿记》。这篇散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含不尽之意在言外。21教育网 4.掌握词语 了截: 明了简单。 急不暇择: 着急得没有时间选择。 揠苗助长: 用把苗上拔的办法来帮助它生长。多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也说“拔苗助长”。 21cnjy.com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猗郁:充满生气的样子。 四、课堂活动过程 活动一:欣赏美文,理清文章思路。 1.题目中的“囚绿”具体指什么内容 作者把一株常春藤从破损的圆窗外迁进来,把它囚禁在自己的房间内。 2.文中作者喜爱“绿”有哪些行为表现 赏绿———囚绿———放绿———思绿。 活动二: 再读课文,体会主旨。 1.“绿”在囚禁下有何反应?常春藤的反应表现了怎样的性格?对此,作者的心理如何?找出语句分析。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都朝原来的方向。”表现了常春藤不甘被囚、追求光明、顽强不屈的性格形象。21·世纪*教育网 “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我囚系住它”,表达了作者对常春藤既眷恋又不满的心理。 2.“囚绿”后,作者为什么又“放绿”? 原因之一:常春藤渴望阳光的执着。被囚禁之后,它的尖端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