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42978

1.1 知仪识礼 课件(23张PPT)

日期:2024-06-1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86613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知仪,识礼,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23张PPT。第1课 以礼相待 知仪识礼1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中华礼仪,源远流长 中国人在家,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相敬如宾;在外,朋友间谦恭礼让,邻里间守望相助。 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礼仪规范和制度。 周代开始形成的《周礼》《仪礼》《礼记》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礼仪学专著。 到西周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就是“五礼”。“五礼”是指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春秋时期的孔子,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礼仪是规范人际交往和家庭伦理的基本准则,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中国传统礼仪非常重视称谓。在表达亲属关系时,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古语: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礼记·内则》曰: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如父母辈的有伯、叔、姑、舅、姨;同辈的有哥、姐、弟、妹。对尊者的敬称有君、子、公、夫子、先生等;敬称对方亲属时,加令、尊、贤等。阿嬷(阿嫲)(ā mà):粤语、闽南语、客家话、潮汕话、台湾话中称奶奶; 嫲嫲:广东、山东潍坊等部分地区称奶奶为“嫲嫲”。 婆婆:四川、广东等地方言称奶奶。 阿婆:浙江温州一带吴语称奶奶。 娭毑(āi jiě):湘方言称奶奶。 唔奶/嗯娘/亲娘/阿娘:吴语称奶奶。 嬢嬢/娘娘:山西、四川部分地区称奶奶。奶 奶中国古代十分讲究礼节,礼节伴随人的一生。 从婴儿出生,就有“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礼仪,入学则有开笔礼,成年有成年礼,结婚有婚礼,去世有丧礼。每种礼仪都历史悠久、意味深长。抓 周 在古代,相互见面时有专门的礼节,如趋、拜、拱手、作揖、鞠躬、寒暄等。同辈人见面,常拱手为礼。行拱手礼时,身体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目视对方,表情谦恭。拱手致意时,往往与寒暄语同时进行,如“久仰、久仰”“请多关照”等等。 每种仪式都有一定的规范和程序,并有其独特的象征和意义。祭祖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之情。祝寿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之心。庆贺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礼贵心诚。对人表示重视、尊重、敬意,要发自内心、真心实意、不骄不媚,才会让人感动。如果言不由衷、表里不一、矫揉造作,就会事与愿违。 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在40多岁时与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颐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了。程颐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以礼待人的,对于别人的无礼,我们不能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更不能以无礼的方式对待,应该多容忍他人,体谅他人,理解他人,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智慧去感染他人。 讲究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公民的道德规范。以礼待人,能够展示一个人优雅的气质和良好的修养,让自己更容易被别人接受和认同,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机会,进而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礼仪文明,关系着我们自身的形象,关系着我们集体的形象,关系着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外出游玩的中国游客也越来越多。在很久以前,“XX到此一游”就已经被冠以中国游客的头衔,网友称此现象为中国式“到此一游”。 “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