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4张PPT。1 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者:乔羽 乔羽,中国著名词作家,创作了多首歌曲。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1955年拍摄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这首有刘炽先生作曲,乔羽先生作词,旋律优美、节奏轻快的歌曲,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横跨半个世纪,影响了足足三代少先队员。预习检查1、指名朗读《让我们荡起双桨》。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字词乐园桨 塔 周 墙 洒 悄 愉 排 字词乐园左窄右宽的字:塔 墙 洒 悄 愉 排 桨:上下宜紧凑。“木”撇、捺长而有力。 周:撇为竖撇。 排:右部的横和竖要均匀。 字词乐园倒dàodǎo倒映倒闭多音字:近义词:环绕--围绕愉快--快乐反义词:凉爽--闷热欢乐--悲伤字词乐园尽情 欢乐歌唱玩耍词语搭配嬉闹舞蹈挥洒字词乐园倒映 环绕 凉爽 愉快 尽情 飘荡 悄悄 安排课文详解 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是北京的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景。一、导入新课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1.朗读课文。课文共有几个小节? 每一小节分别讲 了什么内容? 三个小节。第一小节: 描绘了如画的北海 风光。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第二小节:写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少先队员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表达了尽情欢乐的少先队员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感激之情。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1)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画出表示 动作的词语。想一想,开头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2)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 情景?2、细读第一小节。思考问题: 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1)这一小节有两句话。 动词:荡起、推开、倒映、环绕 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2)第一、二行写了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2、细读第一小节。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3)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 描写了北海公园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湖面、白塔、绿树、红墙 2、细读第一小节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4)“轻轻飘荡”与”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 “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在滑桨,小船儿在行进; ”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停止滑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2、细读第一小节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5)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 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6)指导朗读。 读出欣赏赞美的语气。2、细读第一小节课文详解3、细读第二小节 二、课文理解 (1)“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2)“阳光洒在海面上”,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体会一下这一句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到温暖。这一句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3、细读第二小节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3)“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唱歌。”这一句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是少先队员借鱼儿的自在、欢乐来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真切感受,从侧面衬托了少年儿童的生活快乐无比。3、细读第二小节课文详解(4)指导朗读。 二、课文理解高兴,自豪。 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我们应该怎样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3、细读第二小节课文详解(1)“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 小朋友们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二、课文理解4、细读第三小节课文详解(2)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 二、课文理解指社会主义国家。(3)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