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848807

第三课 第2课时 头脑中的变化(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5-04-20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68970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2课时,头脑,中的,变化,课件
    (课件网) 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第2课时 头脑中的变化 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成果有哪些?其中哪些成果在近代传入中国?给中国的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在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 (1)文化生活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以后,现代意义的报纸传人中国。后来,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大量 出现,喜爱阅读报纸的人 越来越多。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②看电影、拍照片等新的生活方式受到人们的欢迎。 北京天桥电影院 早期照相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街 头 阅 报 1872年上海《申报》创办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议一议近代出版业起到的作用? 近代出版业的出现在广泛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围着西洋镜的儿童 正在演出的艺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905年11月,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民国时期上海电影院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918年6月,《新青年》刊登了挪威著名戏剧家易不生的剧作《玩偶之家》。在剧中,女主人公娜拉为寻找自主的人格,摆脱痛苦的婚姻家庭而出走,成为觉醒了的青年仿效的榜样。当时青年为摆脱大家的束缚和不如意的婚姻,纷纷效法“娜拉”式的出走,一时成为风潮。 从材料中,我们能感受到近代中国妇女在什么方面的变化?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买卖婚姻———自由婚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思想观念的转变 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被接受 称呼的变化: “老爷”、“大人”改称为-- “先生”、“女士” 婚姻的变化: 古代的“包办婚姻”逐渐改为-- 婚姻自由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近代中国妇女从“包办”婚姻到“自由”婚姻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有利于妇女地位的提高 妇女地位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家庭中、体现在男女双方的地位上,更体现在社会地位上,她们开始走出家庭,走进社会,在教育、新闻、工商、政治等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社交礼节上: 用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 在称谓上: 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等 说说图片反应社交在礼节、称谓上有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当时学生的学习内容同过去和现在各有什么不同? 民国时期的课程增加了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内容,与现在相比,那时的课程设置还是比较少,并且比较单一的。 1912年中国初中课程表 修身 国文 外国语 历史 地理 数学 博物 理化 法制经济 图画 乐歌 体操 手工 家事(女) 园艺(女) 缝纫(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科举制培养出来的是封建统治下的盲从者和拥护者,而近代教育制度所要培养的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由于受西方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当时还出现了不少手工技术方面的课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社会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人们在街上剪辫子 剪 发 辫 民国以后: 男子-剪掉辫子。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妇女-缠足越来越少。 缠足--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 自辛亥革命成功,民国政府禁止缠足以来,废止缠足历时半个多世纪,可见缠足对中国社会影响之深。 禁止缠足是近代社会生活的一次重大转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   )。 A.《民报》  B.《苏报》  C.《申报》  D.《文汇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