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49388

12.《论语》十二章 (课件+教案+学案+素材)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6349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论语,十二,课件,教案,学案,素材
    《论语》十二章 学案 学习目的: 1.了解孔子的哲学观念,理解孔子的基本理论; 2.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3.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 4.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 1.孔子的仁学观念; 2.孔子的教育思想; 3.《论语》的语言风格。 一、作品简介 1.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 鲁国 陬邑(今山东 曲阜市 南辛镇)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论语》其书 《论语》是记载中国 古代著名思想家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 》《中庸 》《孟子 》《诗经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秋 》并称“四书五经 ”。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 。《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1.教育思想 ① 教育的指导思想 ———有教无类 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触类旁通 ;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 ———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③ 教育的基本内容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诗、礼是其主要课程 ④ 教育的培养目标 学而优则仕。 ———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 2.为学之道 ① 学习的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爱学、乐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 ———学而不厌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② 学习的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温故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学思结合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 ———精益求精 ③ 学习的内容 文、行、忠、信。(《述而》) ———博学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贯一 ④ 学习的目的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学以致用 “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为己之学 三、课文解析 ● 第一章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参考译文】孔子说:“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出新知,就可以做老师了。” 【本章大旨】强调新故合一,教学合一。 ●第二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就危险。” 【本章大旨】强调学与思当交修并进、互相结合。 ●第三章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参考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何以得谥为文呀!”孔子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这就得谥为文了。” 【本章大旨】孔子解释孔文子谥号之涵义。 ●第四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