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54492

语文八年级上长春版5.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48张)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6109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语文,八年级,长春,5.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 cover
课件48张PPT。导入新课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丁肇中 这是一篇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 科学的经验之谈的议论文学习目标1.掌握格物致知的含义并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2.抓住论点,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并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重点/难点?: 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要求: 1.标出生字词。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解读文章。 3.理清文章的脉络。听课文朗读(1)生字。 肇(zhào) 埋没(mò) 彷(páng ) 徨 知识积累(2)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 致知: 正心 : 修身: 齐家: 抽象: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推究事物的道理求知,得到知识。端正心思。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整齐家政。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通过掌握的议论文知识,初步阅读本文,整理出文章脉络。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段:中国学生如何学习自然科学(2)--(12)段: (2)谈“格物”、“致知” (3-5)传统并未真正“格物”、“致知”。 (6-12)现代科学需要“格物”、“致知”。(13)段:希望我们做到“格物”、“致知”。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 4、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学生继续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5、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 6、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7、用课文原话回答,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阅读2-5自然段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提示: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的出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释义: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思想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