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56998

青岛版数学一上认识位置教案(含单元检测)2课时33页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32829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青岛,数学,认识,位置,教案,单元
  • cover
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 ▇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主动观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前一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其中在相对面判断左右,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知识。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信息窗一,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两个小朋友“指鼻子、指眼睛”的游戏画面,引起学生对左、右方位的讨论。在自主练习中,借助“二人听口令击掌”的游戏画面,扩展到对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的学习。信息窗二,是利用几个小朋友一起看照片的现实情境,引起学生对汽车和小兔拍摄位置的讨论,开展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知识的学习。在自主练习中利用小鸟和小猫从不同位置看房子,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和巩固。 教材在本单元最后安排了一个“智慧广场”,主要是学习用画图的方式解决有关排序的数学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这一内容也是对前面学习数的认识(基数和序数)的进一步是深化,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对基数和序数的区分将更明朗。 教材编写特点: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重视亲身体验。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和身边常遇到的一些现象,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有关方位和视图的初步知识。 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规律进行编排。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在“前后”,最后“左右”。按照这样的认知顺序,教材先借助游戏情景,让学生主动调取有关“上下”和“前后”的知识经验,然后提出辨认”左右“的问题进行教学。 2、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重视亲身体验。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和身边常遇到的现象,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方位的知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4、在现实、有趣的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和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前后左右上下 教学难点:在相对面判断左右 教学建议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引导学生讨论、亲自体验来加深对方位的理解、增强判断力,并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生源于生活,产生用数学思考观察周围实物的兴趣 采用;游戏猜一猜———石头、剪子、布游戏———感知体验———辨认应用———反思数学 充分唤起学生的经验意识,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数学生源于生活,并不高深莫测,并不难。 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学生在家庭、商店........多种场合都经历过,学生已经有了生活经验,只是没有把这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过来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你经常用右手做什么事情,用左手做什么事情“等问题,来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有兴趣,乐于参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学习空间,便于学生联想和交流。 重点让学生充分体验,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学知识。 初步建立”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感,学会简单的方位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