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62598

历史2016部编版七上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687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历史,2016部,编版,19课,北魏,政治
  • cover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淝水之战的经过;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交融的基本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交融进程,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难点: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具体表现。 【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并点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共同繁荣发展。然而,在这五十六个民族中,为什么没有历史上出现过的匈奴、鲜卑等民族呢?他们到哪里去了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寻找答案吧! 【内容探究】 一、淝水之战 1.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东晋的历史,西晋灭亡后,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东晋建立时,北方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 2.教师讲解:后来在4世纪后期,前秦建立并统一了黄河流域。强大后的前秦与东晋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最终,前秦皇帝苻坚与晋军在淝水展开了一场战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3.教师展示第87页《淝水之战形势图》,指导学生看课本第86页“淝水之战”的相关内容,请同学们简述出淝水之战的概况。 4.教师待学生看完课本后,找几个学生回答:①背景:前秦(苻坚)意图统一中国。②时间:383年;交战双方:前秦—东晋。③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④影响:淝水之战后,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5.教师引导:苻坚拥有80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前秦军中氐族人不多,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将士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前秦军一退即溃;苻坚骄傲轻敌,战前不认真准备;东晋军队严整,勇敢善战;将领沉着冷静,调度有方。)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有哪些?(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教师过渡] 北方的这种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又持续了多久?最后被谁再次统一?我们继续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相信同学们能找到答案。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鲜卑族是我国4世纪后期东北地区的一支少数民族,经过发展,统一了黄河流域,并采取了很多措施巩固统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鲜卑族统一北方的相关内容。(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教师讲解: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北方各族交往频繁,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这种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得到了加强。其实,在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孝文帝继续实行措施,进行改革。那么,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教师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一:(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二:汉族服饰和鲜卑服饰俑。 材料三:鲜卑族姓氏变革。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丘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兰 贺 独孤 刘 材料二图      材料三图 材料四: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为后宫妃子,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材料五:孝文帝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取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材料六:孝文帝时,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而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3.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归纳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①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