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81186

苏教版九上 第6课《我的叔叔于勒》(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238949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6课,我的叔叔于勒,课件,教案,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6课《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课题 我的叔叔于勒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 能力目标 学习并掌握小说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目的。 知识目标 通过人物的情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点 1.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2.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难点 体会文章主题,认识社会现象。 学法 自主探究、交流法 教法 说教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流浪歌》。2.歌听完了,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留 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流浪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它远也远,它发生在遥远的19世纪的欧洲;说它近也近,它就在我们眼前。请大家打开课本,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我的叔叔于勒”。 思维发散。 播放歌曲,谈话导入,直奔课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2.掌握字词。 3.掌握词语的意思。褴褛:(衣服)破烂。 撬开:用刀或棍捧等的一头插入缝孔中,用力扳或压另一头,以拨、挑开东西。 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诧异:惊讶、奇异。 自主学习,相互探讨。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扫除阅读障碍,使后边课文的学习更轻松。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 后半叶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一生》《漂亮朋友》《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 写作背景 小说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作品。当时 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而且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激烈。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 掌握创作的背景。 新课讲解 (一)整体感知1.小说以“我的叔叔于勒 ”为题,主人公是谁呢?《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到 底是谁,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于勒;有人认为是菲利普夫妇;也有人认为是“我”。对于小说中主人公的判断原则是:看谁是揭示主题的关键人物。本文要揭示的主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文中最能揭示这一主题的关键人物是菲利普夫妇,故他们是主人公;而“我”只是事件的见证人,于勒则是贯串始终的线索人物。2.用小说的三要素理清故事情节。人物:(1)菲利普夫妇(主人公),“我”(见证人),于勒(线索人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