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91372

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22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讲义+课时作业)

日期:2024-05-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49309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区位,作业,课时,讲义,课件
    第22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1页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特点 主要方面 变化特点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比较稳定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 变化较快 3.区位选择的实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特别提示 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因素主要包括光照、热量、降水等,而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光照条件主要与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有关,热量条件主要与气温(积温)高低有关。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基本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典型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合理的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不利影响 不合理生产强度 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 不合理生产方式 过度放牧和垦殖,引起土地退化、沙化;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盐碱化 农业技术改革 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广泛使用农药导致土壤受污染 1.气候与农业区位 新疆的哈密瓜品质好的原因是夏季日照时间长,利于光合作用;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 2.地形与农业区位 一般来说,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平原发展种植业、丘陵发展林果业、山地发展林业、高原发展畜牧业、水域发展水产养殖业。 3.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 形成原因: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池塘养鱼,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优点: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是一种良性生态循环的农业经营方式。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2页 考点一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图析如下: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4.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不同的区位因素对不同区域各种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途径和方式不同,不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正确理解和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区位条件”。 (1)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所要求的所有因素,若要求分析某种人类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解答时就要完整地罗列出影响其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因素,也就不会有该种人类活动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新疆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西藏河谷农业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城郊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等。 (3)限制性因素:某种人类活动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各种气象灾害等也都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4)区位条件对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1)~(2)题。 (1)每年情人节(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